鄭州地區(qū)黃瓜育大苗管理技術要點.pdf
李 其 友 男 , 武 漢 市 農 業(yè) 科 學 院 作 物 研 究 所 所 長 、 正 高 職 高 級 農 藝 師 , 全 國 瓜 菜 工 廠 化 育 苗 產 業(yè) 技 術 創(chuàng) 新 戰(zhàn) 略 聯(lián) 盟 理 事 長 、 湖 北 省 園 藝 學 會 理 事 、 湖 北 省 西 甜 瓜 協(xié) 會 理 事 、 中 國 蔬 菜 協(xié) 會 種 苗 分 會 理 事 。 引 進 、 消 化 、 吸 收 美 國 s p e e d i n g 公 司 工 廠 化 穴 盤 育 苗 技 術 , 促 進 了 武 漢 地 區(qū) 蘆 筍 結 構 調 整 和 小 型 禮 品 西 瓜 產 業(yè) 化 發(fā) 展 , 將 穴 盤 育 苗 發(fā) 展 成 了 企 業(yè) 集 群 ,嫁 接 、 育 苗 技 術 走 在 全 國 前 列 。 參 與 農 業(yè) 部 公 益 性 行 業(yè) 農 業(yè) 科 研 專 項 設 施 農 業(yè) 高 效 育 苗 標 準 化 生 產 工 藝 與 配 套 設 備 研 究 與 示 范 , 主 持 省 市 4 項 科 研 項 目 , 取 得 2 項 發(fā) 明 專 利 、 6 項 實 用 新 型 專 利 、 發(fā) 表 論 文 1 0 余 篇 , 主 編 西 瓜 、 甜 瓜 設 施 栽 培 一 書 。 獲 得 湖 北 省 科 技 進 步 一 等 獎 、 三 等 獎 , 農 業(yè) 部 豐 收 二 等 獎 、 武 漢 市 科 技 進 步 二 等 獎 , 曾 被 評 為 湖 北 省 第 六 屆 優(yōu) 秀 科 技 副 縣 長 , 2 0 1 4 年 被 湖 北 日 報 傳 媒 集 團 聯(lián) 合 省 發(fā) 改 委 、 科 技 廳 、 農 業(yè) 廳 評 為 2 0 1 2 -2 0 1 3“湖 北 三 農 杰 出 人 物 ” 。 DO:10.3865/j.issn.1001-3547.2018.04.006 鄭州地區(qū)黃瓜育大苗 管理技術要點 李武高 宋小南 吳小波 周海霞 “ 苗好三成收 ”, 幼苗質量 的好壞 , 直接關系到生產的成 敗和效益的高低 。 黃瓜幼苗生 長快 , 木質化程度高 , 易受不 良氣候條件的影響 , 實行集中 育苗 , 有利于苗期管理 , 培育 健壯幼苗 。 培育壯苗是瓜類早 熟豐產的基礎 , 但壯苗的苗齡 因蔬菜種類的不同而不同 , 就 黃瓜而言 , 采用苗齡較長的大 苗 ( 56 片葉并帶有雌花 ) 定 植 , 是早熟豐產的重要措施 。 大苗定植的黃瓜發(fā)棵快 、 開花 結瓜提早 , 可以充分利用棚室 內及露地 56 月有利氣溫條 件 , 并能減輕病害的影響 , 因 此 , 早熟增產的效果顯著 。 通 過 2 a 研究及生產實踐 , 總結 了黃瓜不同基質配比和不同 營養(yǎng)缽育苗技術 , 達到早熟增 產 , 同時能夠為黃瓜等蔬菜育 大苗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指 導 , 具體技術如下 。 1 育苗基質 黃瓜育苗一般采用規(guī)格 560 mm 330 mm 5.5 mm 的 50孔穴盤 , 每 667 m 2 栽培田 按照 3 500 4 000株苗計算 , 需準備 50孔育苗穴盤 70 80 張 , 基質可購買品氏育苗基質 ( 丹麥進口 ) 或蔬菜育苗專用 有機營養(yǎng)基質 。 我們在生產上 使用的一種基質配方為草炭 蛭石 珍珠巖 腐熟精制有機 肥 =3 3 1 1, 每 667 m 2 黃瓜需 要苗床面積 20 m 2 左右 。 2 育苗時間 根據不同的栽培季節(jié) 、 栽 培方式和育苗手段來確定合 適的播種期 。 鄭州市早 春茬 棚 室黃瓜播種一般于 12月中 旬 至翌年 2月下 旬 開 始 育苗 , 應 選擇前 期 耐 低溫 、 后 期 耐 高 溫 、 連續(xù) 結瓜能 力強 、 優(yōu) 質 、 抗 病 性 較 強 ( 抗霜霉 病 、 白粉 病 和 枯萎 病 )、 高產 、 商 品 性 好的 品種 , 如 津優(yōu) 36、 東 方 秀 、 博杰 616等 。 露地栽培于 4月下 旬 至 5月中下 旬 播種育苗 , 應選 擇優(yōu) 質 、 抗 病 、 抗逆性強 的黃 瓜品種 , 如 東 方 明 珠 、 亮優(yōu)綠 箭 102等 , 每 667 m 2 播種量 控 制在 120 150 g 。 2018.4 2葉 1心 移 栽 11 - - 3 育苗前準備 3.1 基質裝盤前準備 基質裝盤前 , 穴盤用 1 高 錳酸鉀溶液浸泡 0.5 h , 然后再 裝盤 。 育苗基質加入 10 g 多菌 靈可濕性粉劑 , 用噴壺噴一些 水 , 用鐵锨拌勻至以手握成團 , 撒手后散開為宜 , 再將拌好的基 質裝入育苗盤中備用 。 3.2 種子處理 播種前 , 選擇晴天將種子曬 1 2 d , 用 55 60 溫湯浸種 , 并 不斷攪拌 10 min , 溫度降至 28 30 , 繼續(xù)浸種 4 12 h 后 , 將種 子放在 25 30 條件下催芽 , 當 種子 70 露白時或瓜芽長到 0.3 0.5 cm 時即可播種 。 4 適時播種育苗 播種前均勻澆足底水 , 使基 質自然下沉 , 播種時在穴孔中央 打 1 cm 深孔 , 將催芽種子平放 入穴孔中 , 1穴 1粒 , 再用蛭石 蓋好鋪平 , 厚度 3 mm 。 種子播好 后 , 將穴盤整齊地排放在苗床上 并及時覆蓋一層地膜 , 以利保溫 保濕 。 5 苗床管理 5.1 溫度管理 播種后要加蓋小拱棚 , 提高 苗床溫度 , 2 3 d 后及時查看苗 情 。 從播種至齊苗階段重點是溫 度管理 , 白天 2528 , 夜間 18 20 為宜 , 這期間溫度過高易造 成小苗徒長 , 過低易造成子葉下 垂 、 朽根或猝倒 , 特別注意陰天 溫度管理 , 防止晝低夜高 。 齊苗 后應降低溫度 , 白天 2225 , 夜 間 1012 。 5.2 水分管理 出苗 14 d 后 , 適當控制水 分 , 促進秧苗健壯生長 。 幼苗展 開第 1片真葉時 , 水分含量為最 大持水量的 75 80 , 苗期 2 葉 1 心后 , 結合噴水進行 12 次 葉面施肥 ( 0.10.2 的尿素與 0.10.2 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溶 液 ), 6葉 1 心至商品苗銷售 , 水 分含量為 75 左右 。 若發(fā)現幼苗徒長 , 應輪回移 盤 , 上下倒盤 , 強弱搭配 , 以 抑 制 徒長 。 也 可以在 2片子葉展平時 噴施壯苗 1號 ( 中 國農業(yè)科學院 蔬菜花卉研究所 ) 500 1 000 倍 液 , 每 1 m 2 用量 100 150 mL , 視 幼苗長 勢 , 第 1次噴施后 710 d , 可進行第 2次噴施 , 達 到壯苗的 效果 。 6 病蟲害防治 黃 瓜苗期 主 要 病害有 猝倒 病和立枯病 , 可用 75 百 菌 清 可 濕性粉劑 1 000 倍 液或 64 殺 毒礬 ( 噁霜 錳鋅 ) 可濕性粉劑 400 倍 液噴 霧 。 霜霉病 可用 50 烯酰嗎啉 可濕性粉劑 2 500 倍 液或 64 殺毒礬 可濕性粉劑 400 倍 液噴 霧 。 蟲害主 要 有蚜蟲 和 粉 虱 , 可在苗床上 掛黃板誘 殺 , 用 22.4 螺蟲乙酯懸浮 劑 3 000 倍 液或 10 吡蟲啉 可濕 性粉劑 1 500 倍 液噴 霧 防 治 。 7 分苗工作 當 黃 瓜 2葉 1心時移 栽 到 可降 解營養(yǎng)缽 ( 直徑 9 cm 12 cm ) 中 , 分苗前應 做 好基質裝 盤 工作 , 基質 配比 為 草炭 蛭石 = 31, 每 1 m 3 基質 添 加磷酸二 銨 1.5 kg , 進行 正常 的苗期管理 。 8 大苗標準 黃 瓜苗 5 6片葉 帶雌花定 植 , 要 求莖稈粗 壯 、 節(jié) 間 短 , 整齊 一 致 , 葉深 綠 、 無病蟲 、 大 而 肥厚 , 根 系潔 白 而 發(fā) 達 。 9 大苗定植 直接 將可降 解營養(yǎng)缽帶 到 定植田 , 最好用 雙 手 托 盤 , 避免 可降 解營養(yǎng)缽 斷 裂 。 可降 解營養(yǎng) 缽直接定植 即可 , 無需取 苗 , 避 免 根 系損傷 , 緩 苗 快 。 隨著黃 瓜 的生長 和 肥水管理 , 營養(yǎng)缽 在 土 壤 中 會逐漸 降 解 。 采 用大苗 定植 時 , 需 注意苗 床 設 備要足 , 苗 距 要大 , 否則就 不 能 育成壯苗 。 大苗 定植需良 好 的 護 根 措 施 , 一 般 在 黃 瓜苗 2葉 1心時移 栽 到可降 解營養(yǎng)缽 進 行苗期管理 。 大苗 定植 的時期宜 稍遲 , 若 露 地 黃 瓜 采 用大苗 定 植 , 以 4月 下 旬 5月 上 旬 為宜 , 定植 過 早 , 溫度不高 , 容 易 遭受 損失 。 基金項目 :國家現代農業(yè)技術體系大 宗蔬菜鄭州綜合試驗站 ( CAR- 23-G17 ); 鄭州市重大科技專項 “設施蔬菜現代化生產關鍵技術 研究 ”( 162PDZX188 ); 鄭州市設 施蔬菜栽培院士工作站 ( 164PYGZ548 ) 李武高 ,鄭州市蔬菜研究所 , 450015 , E-mail : 149070942qq.com 宋小南 ,吳小波 ,鄭州市蔬菜研究所 周海霞 , 通訊作者 , 鄭州市蔬菜研 究所 收稿日期 : 2017-11-17 !“ !“ !“ !“ 2018.4 黃 瓜 基 質 育 大 苗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