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大棚辣椒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_盧天龍.pdf
JIANGXI AGRICULTURE07栽培育種ZAIPEIYUZHONG種植技術無公害大棚辣椒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盧天龍(貴州省惠水縣蘆山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貴州惠水 550600)摘 要 無公害大棚可以很好地解決辣椒秋延后產量減少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無公害大棚辣椒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的前期準備和技術要點,以期為相關從業(yè)者提供參考。關鍵詞 無公害大棚;辣椒;高產栽培技術辣椒作為廣大人民群眾餐桌上經常出現(xiàn)的調味佳品,營養(yǎng)含量非常的豐富。在我國,不同區(qū)域的人對辣椒的需求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辣椒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因此,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更好地提高辣椒生產的產出比利,是提高辣椒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在實際的栽培過程中,辣椒秋延后很容易出現(xiàn)產量下滑的情況,這正是受到了季節(jié)、溫度、濕度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因此,我國大力推行無公害大棚栽培技術,用以提高辣椒秋延后的產量和產品質量。1 前期準備1.1 準備土地 土地的準備是順利實施無公害大棚辣椒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的基礎。應當選擇保水保肥的壤土地塊,同時對土地進行深翻和施肥工作。1.2 合理選種 在選擇辣椒種子品種的時候,應選擇耐寒性較好的品種。辣椒本身對于溫度的要求比較高,選擇耐寒性更好的辣椒品種,有利于后期辣椒作物的生長。1.3 溫度控制 辣椒是一種對于溫度的要求相對較高的農作物。在土地準備的時期,可以通過土地覆膜的方式,對土地進行保暖工作,以提高土壤溫度。2 無公害大棚辣椒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要點2.1 育苗技術2.1.1 合適的育苗環(huán)境 在育苗工作開始前,應準備合適的育苗環(huán)境,這就包括育苗裝置和育苗基質兩部分。常見的育苗裝置有很多種,如可以直接在苗床上撒種育苗、通過使用營養(yǎng)球進行育苗,還可以通過工廠化的集體育苗裝置進行育苗。所使用的育苗基質,既可以是農家自行配比的營養(yǎng)土,也可以是市場上銷售的專業(yè)的育苗基質。2.1.2 種子的前期處理 為了預防辣椒生長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病蟲害現(xiàn)象,一般會提前對種子進行處理,主要有干熱消毒、化學藥劑浸種等方式。干熱消毒是指在播種前需要曬種 2 d,還需要用55 的溫水進行10 min浸種。常用的化學藥劑是 1 000 倍 10% 磷酸三鈉。然后,需要將已經簡單處理過的種子進行催芽,以滿足播種時的需求。2.1.3 育苗 第一,應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育苗。適宜的溫度和環(huán)境,是保障辣椒產量和產品質量的要點。覆膜控溫是這一時期效果顯著的方法,將白天的溫度控制在 25 ,夜晚溫度控制在 13 。在這之后,隨著大部分辣椒苗出土生長,應及時揭膜,防止出現(xiàn)“高腳苗”的現(xiàn)象。同時,還應及時進行疏苗間苗,將植株的間距控制在 3 4 cm,防止植株擁擠,保證辣椒幼苗的光照和通風效果。第二,做好苗床水分管理工作。辣椒播種前需要有足夠的底水,如果濕度過大,可以進行兩三次 0.5 cm 厚的篩土工作,在篩土過程中加入適量苗菌敵,有助于防止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發(fā)生。如果土床較干,可以適量灑水,以滿足從播種到分苗期間所需的水分。2.2 定植技術 應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辣椒幼苗定植。定植前應進行蹲苗,以保證幼苗達到壯苗的標準。在定植之前,還應對苗床澆足水,保證定植時不散坨,減少對根系的損傷,縮短移栽后所需的緩苗時間1。2.2.1 合理密植 合理的密植是提高辣椒畝產量的重要保證之一。一般來說,在一定的范圍內種植越密,產量越高。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應根據(jù)所選擇的辣椒品種,合理控制植株密度,以此提高辣椒的產量,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2.2.2 及時追肥 適宜的肥料能為不同時期的辣椒提供生長所需的不同營養(yǎng)。選擇合適的時期進行施肥,有助于提高辣椒產品的質量。具體施肥量和施肥比例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2.2.3 灌溉排水 在辣椒生長過程中,嚴禁大水漫灌,可以采用滴灌、噴灌和澆灌等方法,以保障辣椒生長過程中對于水分的需求。辣椒生長過程中的灌溉工作,可以采用交替的方法隔行灌溉。與此同時,還應做好防澇排水工作,以保證足量而又不過量的水分供給。2.2.4 整枝立架 整枝工作有助于引導辣椒植株的合理生長,去除病枝、弱枝,或過強枝,留下中間的健枝壯枝,能更好地保障辣椒植株的生長,保證辣椒的產量和產品質量。另外,給辣椒植株立支架可以更好地保證辣椒植株的光照程度和通風水平2。2.3 日常管理2.3.1 通風管理 無公害大棚技術在充分保證辣椒生長溫度的同時,可能會因為大棚內的封閉環(huán)境,影響辣椒植株的正常通風,從而影響辣椒最終的生長狀況。一般可以在白天日照狀況比較好的時間段,卷起大棚的一角進行通風。2.3.2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抑制農作物生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應積極采用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努力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及時控制已經發(fā)生的病蟲害現(xiàn)象。第一,應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選擇合適的抗病品種,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辣椒種植,及時摘除病葉、拔除病株。第二,針對可能發(fā)生辣椒病害的問題,采用針對性的防治手段。例如,針對辣椒夏季結果時發(fā)病率較DOI:10.19394/j.cnki.issn1674-4179.2018.14.007JIANGXI AGRICULTURE08栽培育種ZAIPEIYUZHONG種植技術高的青枯病現(xiàn)象,可以噴灑百菌清、琥膠肥酸銅等藥劑進行防治。針對辣椒生長全過程均可發(fā)病的辣椒疫病,應防止土壤傳染,使用早霜靈進行灌根3。第三,針對可能發(fā)生的辣椒蟲害問題,積極運用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等,既可以利用天敵昆蟲控制病蟲,也可以通過懸掛黏蟲板、黑光燈等方法誘殺病蟲,達到既不影響辣椒植株健康生長又能迅速處理病蟲害的目的。例如,針對辣椒蚜蟲蟲害現(xiàn)象,重點是預防工作。應重視田間清理,防患于未然,迅速發(fā)現(xiàn)早期蚜蟲蟲害,及時進行處理,噴灑農藥或發(fā)揮天敵昆蟲的作用。針對辣椒煙青蟲,應及時殺滅成蟲,摘除病果,降低蟲害傳染概率4。2.4 適時采收 適時采收是農產品種植過程中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應根據(jù)辣椒的生長情況,同時參考需要售賣地區(qū)的距離和環(huán)境狀況,在適當?shù)臅r期進行辣椒采摘。與此同時,應根據(jù)當?shù)厝嗣竦馁徺I習慣選擇不同的時機采摘成熟的辣椒5。3 結語為了提高辣椒產量和產品質量,應積極運用無公害大棚辣椒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土地、溫度和辣椒品種的準備工作,正確育苗、合理密植,同時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病蟲害防治工作,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無公害大棚辣椒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的 作用。參考文獻1田會麗.溫室大棚秋延后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6(13):70.2王廣華,宋立波.大棚秋延遲辣椒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7(2):35-36.3 向琳娜,周清華,楊福強 . 湖南秋延后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 J. 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6(30):97-98.4田建華.無公害大棚辣椒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科技,2016(6):97.5 鄭井元,趙良古,蔣崇建 . 藍山縣秋延大棚辣椒高產栽培技術 J. 辣椒雜志,2017(2):22-24.4.2.2 凈收益 凈收益 = 銷售收入 - 投資費用 =214 230 元 -(109 350+17 600)元 =87 280 元,年利潤 = 凈收益 / 投資回收年限=87 280元/3=29 093元,即每年利潤29 093元/hm2, 年投資回報率 = 年利潤 / 投資總額 100%=29 093 元 / 109 350 元 100%=26.6%。5 結語多花黃精具有喜陰、喜濕、怕旱、怕漬的習性,因此,種植多花黃精時選擇很重要。多花黃精的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地整地與施基肥、種苗選取與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要想實現(xiàn)高產,就要認真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多花黃精種植3 a可收回投資和利潤,年投資回報率26.6%,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可引導農民推廣 種植。表 2 投資成本分析投資項目 1hm2數(shù)量 單價 /(元 /hm2) 投資總額 / 元 備注租地費 1 150 150 2014 年 1 月底付款整地施肥人工費 1 6300 6300 2014 年 1 月底付款肥料款 15t 6000 6000 2014 年 1 月底付款整畦開溝人工費 1 5250 5250 2014 年 1 月底付款種苗款 72000 株 0.7元/株 50400 2014 年 3 月底付款種植人工費 1 8400 8400 2014 年 3 月底付款3a 田間管理費 1 14400 14400 每年 9 月底付款3a 肥料費 27t 8100 8100 每年 9 月底付采收加工人工費 1 7350 7350 銷售時付款3a 其他管理費 1 3000 3000 每年 12 月底付款合計 - - 109350 -參考文獻1李金花,周守標.安徽黃精屬植物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5(5):17-19.2楊子龍,王世清,左敏.黃精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1):51-52.3李德勝.多花黃精林下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5(10):93-101.4劉祥忠.多花黃精種植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2(9):216-219.5劉躍鈞,蔣燕鋒,葛永金,等.林下套種多花黃精標準化高效栽培技術 J. 林業(yè)實用技術,2015(4):43-45.6鄭林森.杉木林下多花黃精種植試驗研究J.林業(yè)勘察設計,2012(1):155-157.(上接第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