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方設施蔬菜質量安全現狀與問題分析
我國北方設施蔬菜質量安全現狀與問題分析連青龍 張躍峰*丁小明 魯少尉 田 婧 馬 寧 李 邵 鮑順淑(農業(yè)部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設施農業(yè)研究所,農業(yè)部農業(yè)設施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25)摘 要:采用設施蔬菜生產實地調研、設施專家專訪和設施內環(huán)境因子實時監(jiān)測等方法,研究并總結分析我國北方設施蔬菜安全生產的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影響設施蔬菜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調研結果顯示,被調查種植戶以種植番茄、黃瓜、辣椒等果菜為主,1 年 23 茬。北方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年平均化肥、農家肥施用量分別高于 100 kg (667 m2)-1和 16 m3(667 m2)-1的比例高達65.5%和72.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大水漫灌和隨水施肥為主,分別占58.6%和93.1%;每次施藥量在2040 kg(667 m2)-1(藥水混合)范圍的用戶比例最多,占 41.7%。與東部相比,北方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年平均化肥、農家肥施用量最高范圍在 81100 kg(667 m2)-1和 610 m3(667 m2)-1的比例均為 41.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滴灌和隨水施肥為主,分別占 75.9% 和 96.6%;每次施藥量在 2040 kg (667 m2)-1(藥水混合)范圍的用戶比例最多,占 46.7%。采收季,農戶在農藥安全間隔期之外采收蔬菜的比例占 90% 以上,設施蔬菜產品農藥殘留總體在安全可控范圍內。溫室環(huán)境是影響蔬菜病蟲害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土壤鹽漬化影響了蔬菜產量和品質;設施蔬菜生產中大量使用畜禽糞便,加重了菜田土壤的重金屬污染。今后,應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溫室環(huán)境調控、病蟲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技術,并提升溫室生產的省力化和機械化水平。關鍵詞:設施蔬菜;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改革開放尤其是近 20 年來,我國蔬菜產業(yè)發(fā)展迅速,設施蔬菜產業(yè)已成為廣大農村的一項支柱性產業(yè),為農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設施蔬菜產品日益豐富消費者餐桌,設施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保證設施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是保證生產過程的安全,最終要追溯到溫室大棚的生產環(huán)境和生產過程上,并強化產地安全管理,從源頭上避免或減少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發(fā)生的風險隱患。為了解我國設施蔬菜質量安全的現狀,發(fā)現在設施蔬菜生產階段存在的生產管理問題,降低設施蔬菜質量安全的風險隱患,筆者選取山東、河北、北京、寧夏等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生產的典型地區(qū),對設施蔬菜主要生產管理環(huán)節(jié)進行實地調研,結合園藝專家專訪,并對日光溫室、塑料大棚蔬菜生產連青龍,博士,高級工程師,專業(yè)方向:設施園藝栽培技術與工程,E-mail:qinglong_lian163.com * 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張躍峰,高級工程師,所長,專業(yè)方向:設施園藝裝備技術與工程,E-mail:zyfbesky.com.cn收稿日期:2016-02-29;接受日期:2016-04-27基金項目 :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201203002),國家星火計劃項目(2013GA880004)環(huán)境主要因子進行實時監(jiān)測,擬通過實地調研總結分析出影響我國溫室大棚蔬菜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最終為設施蔬菜安全生產進行風險評估。1 調查方法采用設施蔬菜生產實地調研、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專訪設施園藝專家和設施環(huán)境實時監(jiān)測為主要研究方法,對我國北方溫室大棚蔬菜質量安全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和解決途徑等進行初步的調查梳理,結合實地調研和溫室大棚環(huán)境數據測試結果形成綜合結論。1.1 調查時間和地點2015 年 312 月在山東(壽光、青州)、河北(永清、涿州)、北京(通州)、寧夏(賀蘭)等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生產的典型地區(qū),包括北方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和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進行調查。1.2 調查對象和形式調研對象: 設施蔬菜種植戶,包括農戶、生產園區(qū)及種植基地的一線生產管理人員 ; 設施園藝專家,包括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設施園藝專家以及地方涉農企事業(yè)單位的專業(yè)技術人員。 15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調查報告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2016(7):15 -21調研形式: 深入設施蔬菜生產的田間地頭(含生產企業(yè)、園區(qū)及種植基地等)、蔬菜交易市場 、種植戶家中以及村中大街小巷進行走訪和問卷調查,完成設施蔬菜種植戶調查問卷 94 份。 針對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設施園藝專家以及地方涉農企事業(yè)單位的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專訪和問卷調查, 發(fā)放專家問卷 20 份,14 位專家接受專訪并完成了調研問卷。在山東、寧夏以調查問卷形式集中調研為主,在河北、北京以走訪形式分散調研為主。1.3 調查內容 種植戶:主要涉及勞動力、設施類型 、茬口安排、收入與投入、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溫室環(huán)境控制、栽培模式、采后處理以及對設施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了解情況等。 設施園藝專家:主要涉及溫室土壤鹽漬化、重金屬及藥殘留超標和化肥農藥施用超標 、溫室環(huán)境影響病蟲害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等,以及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措施等。1.4 設施溫室環(huán)境監(jiān)測在河北省永清縣龍虎莊鄉(xiāng)大青垡村選取4棟典型的日光溫室(冬春茬黃瓜)進行跟蹤測試,選擇的種植戶為縣級科技示范戶,主要進行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以及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等溫室環(huán)境因子的跟蹤測試,并選取典型天氣下的溫室環(huán)境數據進行研究分析。2 結果與分析2.1 種植戶調研結果2.1.1 種植戶及生產溫室基本情況 被調查種植戶所用溫室以日光溫室為主,每戶種植23棟,面積 2 334.52 868.1m2,以種植番茄、黃瓜、絲瓜、苦瓜、茄子、辣椒等瓜果蔬菜為主,1 年 23 茬,極少數1年1茬,戶均23個勞動力。如圖1所示,調查中,北方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的種植戶平均每 667 m2經濟產出和經濟投入均較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高,但其肥料投入和農藥投入比例也較高,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對蔬菜生產資料的投入成本也較大。受訪種植戶 50% 以上的溫室已使用 5 a 以上,溫室棚膜以防老化無滴膜( PVC 或 PE 膜)為主,北方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種植戶每年更換棚膜,而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種植戶平均 23 a 更換 1 次棚膜。受訪農KcX!U U U U UKcX!U U U U U蔬菜收入 / 萬元(667 m2)-1蔬菜投入 / 萬元(667 m2)-1圖 1 種植戶年均蔬菜收入及肥料、農藥投入情況KcX!U U U U U肥料投入 / 萬元(667 m2)-1KcX!U U U U U農藥投入 / 萬元(667 m2)-1HFD f >F LD f 16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調查報告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戶溫室內 94.8% 以上擁有簡易環(huán)境測試儀器(溫濕度計),降溫降濕措施以自然通風為主。2.1.2 灌溉、施肥現狀 設施蔬菜的主要施肥方式為施用底肥和追肥。底肥在種植前耕整地時施用,以購自養(yǎng)殖場的雞糞 + 稻殼為主;追肥主要采用隨水施肥的形式,以蔬菜專用肥和復合肥為主,并適當施用氮、磷、鉀肥以及少量的葉面肥。如圖2所示,植戶中采用溝施或穴施追肥方式的種植戶僅占調查樣本的3.4%,無葉面噴施追肥用戶。東部地區(qū)種植戶的灌溉方式仍以大水漫灌溉為主(大水漫灌占比 58.6%,滴灌 31.0%,噴灌 10.3%),反而西部地區(qū)主要以滴灌為主(滴灌占比 75.9%,大水漫灌20.7%,噴灌3.4%),這可能與東部地區(qū)水資源豐富,西部地區(qū)水資源匱乏有關,而東部地區(qū)相對富裕的種植戶的節(jié)水意識和用水成本仍較低下。2.1.3 病蟲害防治現狀 調查地區(qū)設施蔬菜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以施用化學農藥為主,較少采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施用的化學農藥以殺菌類為主,例如百菌清、代森錳鋅等,配合其他專用農藥施用。在受訪地區(qū)中,均未發(fā)現售賣、使用如六六六、敵敵畏、氧樂果、甲胺磷等國家禁止使用的高毒農藥。如圖35所示,東、西部地區(qū)的種植戶施用農藥的種類相當,而東部地區(qū)每茬作物施用農藥次數高于 15 次的比例(53.8%)遠高于西部地區(qū)(0);東、西部地區(qū)每次施藥量大體相當,2040 kg(667 m2)-1(藥水混合)的用量最多,分別占 41.7% 和圖 2 種植戶年均肥料施用量HFD f >F LD fKcX!UUUU UU化學肥料施用量 /kg(667 m2)-1KcX!UU UUUU農家肥施用量 /m3(667 m2)-1圖 3 種植戶每年施用農藥的種類HFD f >F LD fKcX!U U U U種類/種圖 4 種植戶每茬蔬菜施用農藥次數HFD f >F LD fKcX!U U UU U施用次數 / 次北方東部地區(qū)年平均化肥、農家肥施用量分別高于 100 kg(667 m2)-1和 16 m3(667 m2)-1的比例高達 65.5% 和 72.4%,而西部地區(qū)施用化肥、農家肥在此范圍的比例均為 0,可見東部地區(qū)種植戶為了片面追求高產,盲目大量施肥現象仍較嚴重。此外,北方東部地區(qū)冬茬蔬菜一般追肥 8 次左右,春夏茬10次以上;北方西部地區(qū)冬茬蔬菜一般追肥 35 次,春夏茬 68 次。追肥方式均以隨水沖施為主,在北方東部和西部地區(qū)分別占比 93.1% 和96.6%,東部地區(qū)還存在少量的溝施或穴施(6.9%)及葉面噴施(6.9%)追肥方式,西部地區(qū)調查種 17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調查報告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46.7%??梢姈|部地區(qū)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明顯高于西部地區(qū),但兩地區(qū)的農藥使用種類和施用量相當,需要在提高綜合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加強對農藥安全間隔期采收上市的管理和監(jiān)控。2.1.4 農藥殘留安全性現狀 對種植戶進行農藥殘留安全間隔期調查,結果表明,78.6% 的受訪種植戶表示完全或基本清楚農藥安全間隔期,且受訪農戶對控制蔬菜農藥殘留的思想意識相對較高。參考受訪種植戶農藥施用情況的調研結果,對照無公害蔬菜國家標準中對不同農藥最高殘留限量的要求,進行設施蔬菜農藥殘留安全性分析(表 1)。表 1 北方設施蔬菜農藥殘留安全性分析藥劑通用名稱 藥劑商用名稱 毒性 適用作物最高殘留限量/mgkg-1安全間隔期/d農藥殘留安全性分析多菌靈 苯并咪唑 44 號 低 蔬菜 0.5 15 北方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和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每茬蔬菜施用農藥在15次以上的占比分別為 53.8% 和 0;每次施用量為 2040 kg(667 m2)-1(藥水混合)的種植戶最多,占比分別為 41.7% 和 46.7%。采收季,在安全間隔期之外施用農藥的農戶占90%以上,設施蔬菜產品農藥殘留總體在安全可控范圍內。百菌清 Danconi12787 低 蔬菜 1.0 7敵百蟲 低 蔬菜 0.1 7二氯苯醚菊酯 氯菊酯,除蟲精 低 蔬菜 1.0 4三唑酮 粉銹寧,百理通 低 蔬菜 0.2 10除蟲脲 敵滅靈 低 葉菜類蔬菜 20.0 7滅幼脲 滅幼脲 3 號 低 蔬菜 3.0 7注:參見國家標準: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 B18406.12001)和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蔬菜產地環(huán)境要求(GB 18407.12001),兩標準于 2015 年 3 月已廢止,目前新的標準尚未頒布;此外,由于高毒藥為國家強令禁止農藥,在調研過程中均未發(fā)現違規(guī)使用的案例,因此本表只統(tǒng)計了國家標準中有代表性的低毒農藥種類。圖 5 種植戶每次施用農藥量HFD f >F LD fKcX!U U U U施用量 /kg(667 m2)-12.1.5 蔬菜栽培模式應用現狀 蔬菜栽培模式主要有土壤栽培和無土栽培(基質栽培、水培)。調查發(fā)現,受訪種植戶中的農戶主要在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中進行土壤栽培,“大水大肥大藥”等粗放的生產管理措施以及多年的連作生產嚴重惡化了土壤的理化性質,土傳病害嚴重,且存在著農藥殘留、亞硝酸鹽和重金屬含量超標等風險隱患,一定程度上威脅著設施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而在無土栽培模式下,由于水肥完全可控,環(huán)境調控規(guī)范,病蟲害發(fā)生少,蔬菜質量安全風險相對較低,但此種模式主要應用在規(guī)?;纳a園區(qū)、種植 基地。2.1.6 其他情況 在受訪的種植戶中,蔬菜采摘后進行分級、清洗的比例為 0,而受訪種植園區(qū)或企業(yè)采摘后進行產品處理的比例高達90%以上,并且擁有專業(yè)技術人員對蔬菜生產管理進行指導,蔬菜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安全可追溯性較強。此外,40% 以上受訪農戶基本不了解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產品的含義和區(qū)別,且80%以上的種植戶主要食用自產菜以及市場銷售蔬菜,但也存在極少量種植戶在自家食用的小片蔬菜田中少量施用肥藥的現象。2.2 設施園藝專家調研結果2.2.1 溫室環(huán)境是影響蔬菜病蟲害發(fā)生的重要因素 溫室內較長時間持續(xù)的高濕及弱光環(huán)境,較易引發(fā)溫室內真菌、細菌的滋生和傳播,從而引發(fā)蔬菜病害發(fā)生。例如,冬季日光溫室內的夜間低溫、高濕環(huán)境非常有利于灰霉病菌產孢,一天內相對濕度85% 持續(xù)時間在 8 h 以上,灰霉病菌就能夠連續(xù)侵染 ;但濕度在 80% 以下或高濕的時間短于 6 h 時病害的發(fā)生將會受到抑制。隨著高溫時間的延長 ,病菌致病力呈下降趨勢,高溫30 持續(xù)6 h以上,就可限制病害的發(fā)展(李寶聚 等,2003,2004)。2.2.2 溫室土壤鹽漬化影響蔬菜產量品質 土壤鹽漬化會影響蔬菜幼苗的生長發(fā)育,不利于立苗,使幼苗體內干物質的生產量降低。如在土壤鹽分濃度 18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調查報告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大于 0.2% 時,隨著鹽分濃度的增加,番茄的出苗率、幼苗生長和單株干質量呈現下降趨勢(朱建萍,1992)。鹽分濃度過高還會導致蔬菜產品中硝酸鹽含量增加,VC、礦物質、可溶性蛋白質等含量下降,風味變劣。2.2.3 溫室大棚土壤重金屬和化肥超標狀況 據調查,由于設施蔬菜生產中大量使用畜禽糞便,無意中加重了菜田土壤的重金屬污染。以設施蔬菜生產中常用的雞糞(干質量)為例,2011 年雞糞中的鋅、銅、鎘、砷元素平均含量比 20 世紀 90 年代初分別提高了 92.1%、49.2%、5 倍和 12 倍,且分別超標27.1%、15.3%、66.1% 和 27.1%(張真和,2014)。此外,為了提高蔬菜產量,種植戶盲目施用化肥的現象相對較為嚴重。受訪的園藝專家中,60%的專家認為化肥超標范圍在50%100%,甚至超過100%,且主要是氮肥超標。2.2.4 解決施用化肥超標問題的方法 根據不同蔬菜的需肥規(guī)律、地力、長勢、目標產量等進行精準配方施肥;提倡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程式化、“傻瓜化”;支持采用滴灌、緩釋等新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鼓勵施用有機肥和秸稈還田;積極探索集約化、基地化、園區(qū)化以及技術標準化等先進蔬菜生產模式。2.2.5 解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的方法 從設施環(huán)境、生產環(huán)節(jié)等源頭上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杜絕病菌源頭,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繼續(xù)加強對違施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打擊力度,支持施用低毒、高效農藥,增施生物菌肥,葉面施肥,提高植株抗性等;加強種植戶在農藥安全隔離期外采摘蔬菜的管理和培訓。2.3 溫室環(huán)境測試結果2015年11月至12月初,我國華北地區(qū)(尤其是京津冀地區(qū))的連陰天和霧霾天氣非常嚴重,溫室內環(huán)境惡劣,蔬菜生長緩慢,病蟲害嚴重,對蔬菜質量安全產生了較大的風險隱患。本試驗選取2015 年 12 月 58 日,對 4 個連續(xù)典型天氣條件(晴天、輕度霧霾、中度霧霾、重度霧霾)下的溫室環(huán)境進行了對比分析(圖 69)。隨著12月58日天氣逐漸從晴朗到重度霧霾的變化,溫室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嚴重的惡化。室內光照強度明顯減小,58日中午最高峰值時的光照圖 7 2015 年 12 月 6 日(輕度霧霾)日光溫室內環(huán)境 變化趨勢圖 6 2015 年 12 月 5 日(晴)日光溫室內環(huán)境變化趨勢土壤溫度和土壤含水量指的是土層 15 cm 深的監(jiān)測數據,下圖同。/!#UU U /!#UUK W!FUU K#UU Uu&U3MYUu&u&u&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時間(時)時間(時)時間(時)/!#UU U /!#UUK W!FUU K#UU Uu&U3MYUu&u&u&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U U /!#UUK W!FUU K#UU Uu&U3MYUu&u&u&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U U /!#UUK W!FUU K#UU Uu&U3MYUu&u&u&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圖 8 2015 年 12 月 7 日(中度霧霾)日光溫室內環(huán)境 變化趨勢/!#UU U /!#UUK W!FUU K#UU Uu&U3MYUu&u&u&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U U /!#UUK W!FUU K#UU Uu&U3MYUu&u&u&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19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調查報告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時間(時)強度分別為 3.123、2.180、1.355、0.270 萬 lx,嚴重霧霾天比晴天時光照強度下降了 91.4%;嚴重霧霾天室內空氣相對濕度、溫度全天分別維持在較高的 87%94% 和較低的 13.0314.36 范圍 內,晴天分別為 35%89% 和 12.7741.65 ;在 晴天時溫室內空氣溫度均高于土壤溫度,且有一定的波動,而在霧霾天時空氣溫度與土壤溫度基本重合,且變化幅度較小,晴天和嚴重霧霾時的土壤溫度分別在 13.0032.99 和 13.0014.89 范圍內。在 1 2 月 8 日的重度霧霾天氣下,溫室內相對濕度全天高于 85%,而全天的溫度均在 10 以下,環(huán)境條件非常有利于灰霉病的連續(xù)侵染和傳播,病害發(fā)生幾率極高。除此之外, 還較易導致霜霉病、晚疫病、炭疽病等病害的發(fā)生。如果噴施液體農藥防治此類病害必將進一步惡化溫室的環(huán)境,并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在連陰天或霧霾天氣中補光、除濕、加溫等措施,是保障冬季溫室蔬菜健康生長的重要措施。3 結論與討論3.1 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生產現狀及問題分析3.1.1 栽培管理粗放 目前,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生產仍以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農民種植戶為主,栽培管理方式粗放,依靠經驗為主,如片面篤信“大水、大肥、大藥”提高蔬菜產量的技術措施,大水漫灌,盲目施肥,頻繁、大量施用化學農藥的問題在部分地區(qū)仍較突出,造成設施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生產資源浪費,并增加了設施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隱患,惡化了設施蔬菜產品的名聲。3.1.2 環(huán)境調控水平不高 各地區(qū)溫室環(huán)境調控的意識和水平參差不齊,應對惡劣天氣時的應急措施缺失,部分地區(qū)農民種植戶對溫室環(huán)境調控管理不重視,設施裝備投入低,機械化水平不高,以致環(huán)境調控管理勞動強度較大,溫室環(huán)境沒有得到及時管控,未能有效防止病蟲害的滋生和蔓延。3.1.3 植保措施單一 目前,依靠化學防治依然是廣大農民種植戶的主要植保措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得不到有效的推廣,并且忽視了以栽培措施為中心的農業(yè)防治和以環(huán)境調控為中心的生態(tài)防治措施。過度依賴化學農藥,為設施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埋下了風險隱患。3.1.4 溫室裝備條件仍較低 目前我國設施蔬菜的機械裝備主要應用在耕整地和溫室環(huán)境調控的部分環(huán)節(jié),蔬菜生產、收獲以及種植管理等環(huán)節(jié)的機械化水平仍然較低。主要由于我國蔬菜種類繁多、栽培方式多樣、生產地域范圍廣,導致溫室內專用裝備研發(fā)投入高,產品價格高昂,農民不易接收等惡性循環(huán)。3.1.5 生產資料投入盲目 為了保證設施蔬菜生產的高產、高效、優(yōu)質、安全,我國設施蔬菜生產資料的投入和品質也在不斷的增加和提高,主要包括高效低毒農藥、新型肥料、綠色節(jié)能溫室材料、優(yōu)良種苗的研發(fā)和推廣等,大大提高了蔬菜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但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農民種植戶憑“經驗”過量投入生產資料的現象仍較為普遍,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提高了生產成本,加重了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狀況。3.2 對策建議3.2.1 提高農民種植戶的栽培生產技術水平 加強面向一線蔬菜種植戶的培訓力度,重點培養(yǎng)科技示范戶和生產管理能手,以點帶面,帶動設施蔬菜生產和溫室環(huán)境調控的科學化管理。建立溫室蔬菜生產專家數據庫,針對不同地區(qū)、設施、作物、季節(jié)等制定溫室蔬菜標準化生產管理卡,實現水、肥、藥的精準按需施用,達到減施增效目標。3.2.2 重視溫室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和管控 根據地理氣候條件不斷優(yōu)化溫室結構,提高溫室墻體、覆蓋保溫和薄膜材料的保溫性和透光性。強化農民種植戶科學調控溫室環(huán)境的意識和技術,提升調控管理的機圖 9 2015 年 12 月 8 日(重度霧霾)日光溫室內環(huán)境 變化趨勢/!#UU U /!#UUK W!FUU K#UU Uu&U3MYUu&u&u&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U U /!#UUK W!FUU K#UU Uu&U3MYUu&u&u&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U/!# K W!FK#U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0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調查報告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強惡劣天氣時的應急管理,鼓勵農民安裝溫室補光燈、靜電噴霧器、靜電除濕設備等,并采取施用粉塵劑、煙熏劑等應對惡劣天氣時優(yōu)化溫室環(huán)境的技術措施。3.2.3 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控 培訓種植戶了解病理、藥理、農藥安全間隔期,因病施藥,提高農藥利用率,降低藥害風險;提倡以栽培措施為中心的農業(yè)防治和以環(huán)境調控為中心的生態(tài)防治措施;大力宣傳推廣生物和物理防治手段,采取農業(yè)綜合防治措施,減少不必要的化學防治。3.2.4 增加生產關鍵環(huán)節(jié)溫室裝備的投入 通過科技引進和技術創(chuàng)新手段降低溫室裝備成本,推廣省工、高效、智能的溫室調控裝備以及小型“傻瓜式”水肥一體機裝備。加快研發(fā)和推廣適合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的輕簡化、低成本的小型機械設備,提高溫室大棚生產、收獲環(huán)節(jié)的機械化水平。3.2.5 提倡生產資料的科學合理投入 提高溫室蔬菜生產投入品的效率和利用率,控制化肥、農藥及灌溉水用量,提高農用肥、粉塵藥劑的施用比例,增施菌肥調節(jié)土壤環(huán)境條件,按照肥效、藥理、作物需水規(guī)律等特性,進行科學、精準、按需施用;提高優(yōu)質溫室保溫、降溫、透光材料的投入,優(yōu)化溫室環(huán)境;選擇抗病、耐低溫等優(yōu)良種苗,標準化育苗等。參考文獻李寶聚,陳立芹,孟偉軍,王福建2003濕度調控對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影響植物病理學報,3(2):167-169李寶聚,陳立芹,孟偉軍,王福建2004溫度調控對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的影響植物保護,30(2):75-80張真和2014我國發(fā)展現代蔬菜產業(yè)面臨的突出問題與對策中國蔬菜,(8):1-6朱建萍1992棚栽番茄幼苗耐鹽能力模擬試驗上海蔬菜,(3):40-41Quality and Safety Status of Vegetables Produced in Protected Facilities in Northern China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LIANQing-long,ZHANG Yue-feng*,DING Xiao-ming,LU Shao-wei,TIAN Jing,MA Ning,LI Shao,BAOS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