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甘藍高效輪作栽培技術.pdf
收稿日期 2023 06 21 作者簡介 夏 莉 1975 女 漢族 貴州福泉人 本科 農藝師 主要從事蔬菜種植技術推廣工作 E mail 576825835 通訊作者 范高領 1983 男 碩士 助理研究員 主要從事園藝作物資源育種與栽培研究 E mail 1085971867 辣椒 甘藍高效輪作栽培技術 夏 莉1 潘錫梅1 范高領2 1 福泉市種植業(yè)發(fā)展中心 貴州福泉550500 2 貴州省農科院辣椒研究所 貴陽550006 EfficientRotatingCultivationTechniqueofPepperandCabbage XIALi1 PANXimei1 FANGaoling2 摘 要 福泉市是貴州辣椒產業(yè)發(fā)展較好的縣級市 辣椒產業(yè) 創(chuàng)收效益明顯 辣椒收獲后 為了提高復種指數 改良土壤 提 高經濟效益 對辣椒接茬甘藍進行輪作栽培 本文重點論述了 辣椒 甘藍的品種選擇 育苗管理 整地做廂 移栽 田間管理 病蟲害防控 采收等方面技術 以期為生態(tài)相似區(qū)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辣椒 甘藍 輪作 中圖分類號 S641 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 2239 2023 06 0134 02 福泉市是貴州省黔南地區(qū)辣椒種植面積較大的一 個縣級市 常年種植面積保持在7000hm2 2020 2023年 在辣椒收獲后 因地制宜地對下茬作物進行 種植試驗 探索出一年兩熟的辣椒 甘藍高效輪作栽培 模式 該模式解決了當地辣椒收獲后接茬何種作物的 問題 通過合理輪作 改良了土壤 提高了復種指數 增加了經濟收入 在當地得到了較好的推廣應用 現作 以下總結 1 辣椒栽培 1 1 品種選擇 黔南地區(qū)屬于鮮食辣椒產區(qū) 主栽品種以鮮食線 椒為主 主要選擇早熟 高產 高品質 高抗炭疽病及 疫病的 一早三高 品種 如辣研201 辣研926等 1 2 育苗管理 育苗時間不宜過早 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進行 需種子25 30g 667m2 育苗采用貴州省農科 院辣椒研究所制定的地方標準DB52 T962 2014 辣 椒漂浮育苗技術規(guī)程 苗期白天溫度20 22 夜晚 不低于12 1 苗期使用高氮水溶肥和微肥 最高濃 度不超過300mg L 避免燒苗 育苗后期 加大通風 適當降低溫度 以確保壯苗 2 辣椒苗期主要病害有灰 霉病 猝倒病 可以采用70 的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 劑1000倍液 或25 的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噴施 防控 蟲害主要為蚜蟲 可以采用70 的吡蟲啉水分 散粒劑2 4g 667m2噴施防控 3 1 3 整地做廂 整地前 施入生物有機肥200 300kg 667m2 氮 磷鉀 15 15 15 復合肥50kg 667m2均勻撒施或條 施 一般線椒1 2m包廂開溝 做成廂面寬70 80cm 高20 30cm 溝寬40 50cm 長度根據地勢而定 一 般20 30m做腰溝隔斷 以利排水 土壤濕度達到 65 左右時 及時進行覆膜 一般選擇1 2m寬 0 01 mm厚的黑膜 也可以選擇銀 黑雙色膜或全生物降解 黑膜 160 180d降解 覆膜要平整 對稱 扣壓嚴實 做好 廂溝 腰溝 環(huán)溝 主排水溝 四溝配套 避免淹 水 1 4 移 栽 一般移栽時間選在4月上 中旬 日歷苗齡達到 50d左右 生理苗齡達到6片葉時及時進行 移栽前 在廂面進行雙行機械打孔 孔深12 15cm 孔徑上口 10 12cm 孔徑下口6 8cm 廂面孔距30 35cm 孔行距50cm 采用 井窖式 移栽 每孔放苗1株 使 苗的頂葉與孔的上沿保持相平 移栽后及時澆灌加有 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定根水 以防土蠶危害 每孔放四聚 乙醛顆粒6粒左右 以防蛞蝓 蝸牛等軟體蟲危害 1 5 田間管理 移栽15d后 及時追施提苗肥 高氮三元素水溶 肥2 3kg 667m2 移栽后20 30d 及時進行整枝 將門椒以下側枝全部抹除 進入結果期后 田間出現雜 草 結合除草及時進行植株培土 以防倒伏 商品果采 收2 3次后 及時追施氮磷鉀平衡水溶肥5 8kg 667m2 追施2 3次 生育期內出現極端干旱天氣 及 431 夏 莉等 辣椒 甘藍高效輪作栽培技術 耕作與栽培 第43卷 第6期 DOI 10 13605 ki 52 1065 s 2023 06 012 時澆水保苗 1 6 病蟲害防控 大田生育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 采用10 苯醚 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 或25 咪鮮胺乳油 800 1000倍液噴施防控 疫病采用霜霉威鹽酸鹽水 劑60 75mL 667m2噴施防控 蟲害甜菜夜蛾 菜青 蟲采用5 阿維菌素乳油8 12g 667m2噴施防控 1 7 采 收 青椒采收標準為椒條伸展足夠長 呈現本品種固 有的色澤 或深綠色 果面光滑有光澤 達到青果最大 果重時及時采摘 紅椒采收標準為果實達到3 4以上 醬紅色至全紅色 未出現果尖變軟時 及時采收出售 2 甘藍栽培 2 1 品種選擇 根據當地市場消費需求 選擇抗性強 冬性強 耐 抽薹的小型或中性平頭型品種 球重2 3kg 生育期 在80 120d之間 如京豐1號 中甘101 晚豐 中甘 19等品種 4 2 2 育苗管理 育苗一般在8月下旬開始 需種子20g 667m2 育苗采用溫室或大棚漂浮育苗方式 因甘藍葉片較大 為避免苗期葉片重疊遮光 育苗盤選用100 130穴常 規(guī)漂浮盤為宜 育苗基質選用常規(guī)漂浮育苗基質 播種 前浸種2 3h 播種時每穴1粒 播深0 8 1cm 播后 覆蓋育苗基質并及時放入育苗池培養(yǎng) 育苗池水深保 持在10cm以上 避免中午水池高溫燒苗 育苗池上 方 南面和西面搭蓋遮光率達到35 以上的遮陽網進 行遮蔭 以保證一播全苗 出苗后 育苗池及時加入高 氮三元素水溶肥100 200mg L 白天加大通風 溫度 不超30 晚上不低于12 發(fā)現徒長 于1葉1心 時噴施15 多效唑40 60mg L一次 防控徒長 發(fā) 現蚜蟲及小菜蛾 采用3 2 高氯甲維鹽乳劑25 35 mL 667m2噴施防控 苗齡達到20 30d 生理苗齡 達到5片葉 葉色深綠 葉片肥厚 根莖粗 根系發(fā)達 側根多 無病蟲害 5 2 3 整地做廂 前茬作物收獲后 及時進行清田 將辣椒秸稈 枯 枝爛葉 病殘果 雜草等及時清除干凈 運出田間并銷 毀掩埋 在原廂面上進行打孔 孔深10cm 孔距40 50cm 孔行距50cm 2 4 移 栽 移栽時間為9月下旬 每孔1株 移栽時保持根系 舒展 栽深至第一片真葉與膜持平 并栽種在孔的中 央 避免貼膜燒苗現象 定植后及時進行澆灌定根水 并進行根部覆土 以保證成活率 如發(fā)現缺苗 及時進 行補種 2 5 田間管理 定植后 蓮座葉期間 以控肥為主 保證成活率 缺水時及時灌水保苗 輕施肥或不追肥 防控蓮座葉徒 長 影響正常結球包心 進入結球期以后 可以進行追 肥 前期以高氮水溶肥3 5kg 667m2 中 后期以高 氮 高鉀水溶肥5 8kg 667m2 可以連續(xù)追施2 3 次 直到采收前10d停止 追肥結合灌水 以水調肥 以水促肥 2 6 病蟲害防控 甘藍常見病害霜霉病 采用72 2 霜霉威水劑600 倍液噴施防控 軟腐病采用80 乙蒜素乳油1000 2000倍液噴施防控 蚜蟲及小菜蛾采用3 2 高氯甲 維鹽乳劑25 35mL 667m2噴施防控 2 7 采 收 根據市場行情及消費人群 可以從次年1 3月及 時進行采收銷售 葉球頂部平整 外葉光滑有光澤 用 手指按壓比較緊實 已達到成熟采收標準 就可采收 采收時保留外部葉1 2片 根部削平 遠距離運輸需 進行保鮮膜包裹 以免脫葉和爛球 參考文獻 1 朱文超 范高領 梁鄲娜 等 綜合防控徒長苗的方法 J 北 方園藝 2021 16 176 177 2 范高領 朱文超 胡明文 線椒高產栽培技術 J 中國瓜菜 2019 32 5 82 83 3 范高領 梁鄲娜 胡明文 等 貴州省辣椒夏季育苗技術 J 中國瓜菜 2017 30 7 53 54 4 曠碧峰 閔岳靈 文明英 等 湖南地區(qū)秋甘藍栽培技術規(guī)程 J 上海蔬菜 2023 2 30 32 5 李萍萍 重慶市綦江區(qū)結球甘藍栽培技術 J 長江蔬菜 2019 17 17 19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 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 實現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 種源自主可控 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 全 習近平 531 耕作與栽培 2023 43 6 134 135 TillageandCultivation Vol 43 No 06 Dec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