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區(qū)設施蘘荷促早高效栽培技術.pdf
2023 2 經(jīng)濟作物 蘘荷 Zingiber mioga Thunb Rosc 為姜科姜屬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1 別名陽霍 茗荷 蓮花姜等 蘘荷的主要食用部位為花軸 脆嫩爽口 清苦芳香 微辣回甘 風味獨特 可炒食 涼拌 煲湯 也可醬藏 或鹽漬 是盛夏時節(jié)沁人心脾的一道美味 深受國內(nèi) 外消費者喜愛 蘘荷也是珍稀的藥食兼用特色蔬菜 不僅營養(yǎng)豐富且具多種保健功效 其富含18種氨基 酸 花青素 多酚 檸檬烯等多種物質 2 3 每 100 g 蘘 荷花軸含粗蛋白 0 76 g 粗纖維 11 78 g 脂肪 6 35 g 可溶性糖 0 92 g 總酚 0 06 g 據(jù) 本草綱目 記載 蘘 荷具有清熱解毒 名目消腫 消積健胃等功效 現(xiàn)代 研究證明其還具有抗氧化 抗高血糖和抗氧化抑菌 等醫(yī)療作用 4 5 故蘘荷在預防慢性炎癥和抗癌方面 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作為保健食品風靡國際市場 蘘荷栽培歷史悠久 最早可追溯至西漢時期 6 蘘荷喜蔭耐濕 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 區(qū) 多生長在高山或半高山的林間和山谷陰濕地 目 前在多地均有栽培 其中以江蘇省南通市和云南省 西疇縣的種植面積最大 7 而在各地眾多的蘘荷品種 中 以南通蘘荷的食用品質最佳 口感最為細嫩 風 味芳香濃郁 南通的 下原蘘荷 和 如東蘘荷 也獲 得了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地理標志農(nóng)產(chǎn)品的稱號 近年來 蘘 荷作為南通地理標標志農(nóng)產(chǎn)品 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 施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地域特色產(chǎn)品優(yōu)勢 為產(chǎn)業(yè)興 旺做出了突出貢獻 蘘荷作為多年生植物 其生長具有明顯的周期 性 南通地區(qū)自然條件下 當氣溫達到 10 以上時 蘘荷開始萌發(fā) 7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蘘荷花蕾未開 放時采收花軸 11 月中下旬 地上莖葉凋萎 蘘荷基 本停止生長 進入休眠期 下一年開始新的輪回 蘘 荷的銷售價格受上市時間影響較大 5 6 月上市的售 價可在 35 40 元 kg 后逐漸降至 15 20 元 kg 8 月則 只有2 5 5 0元 kg 南通地區(qū)的蘘荷種植長期以來以 露地林下套種為主 普遍在 8 月上市 售價較低 而 且農(nóng)事操作復雜 勞動力成本高 效益不穩(wěn)定 近年 來利用設施栽培蘘荷 可提前打破蘘荷種莖休眠 提 高保護地氣溫和土溫 促進蘘荷地下莖提早萌芽 實 現(xiàn)花軸產(chǎn)品提前上市 搶占價格優(yōu)勢 效益顯著提 升 為農(nóng)民致富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為此 筆者經(jīng) 過調查 試驗研究 總結了一套適宜南通地區(qū)的設施 蘘荷促早栽培技術 以便在生產(chǎn)中更好地掌握設施 蘘荷栽培技術 實現(xiàn)高效栽培 1 產(chǎn)地環(huán)境 蘘荷屬于半野生植物 喜蔭耐濕 故產(chǎn)地環(huán)境宜 選擇耕層深厚 土質疏松透氣 土壤肥沃 富含有機 質和腐殖質 理化性狀良好 保水保肥的中性壤土 且前 2 3 年未種植蘘荷 生姜等姜科作物的地塊 避 免重茬和病害的發(fā)生 以利于蘘荷的生長 生產(chǎn)基地 南通地區(qū)設施 荷促早高效栽培技術 程玉靜 王小秋 葛禮姣 仇 亮 翟彩嬌 劉水東 宋益民 江蘇沿江地區(qū)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 江蘇南通226541 摘要 蘘荷是珍稀的特色蔬菜 風味獨特 營養(yǎng)保健價值高 蘘荷產(chǎn)品的價格受上市時間早晚影響 較大 早上市可顯著提高售價和效益 設施栽培蘘荷可實現(xiàn)提早上市的目標 且收獲的襄荷品質 好 效益高 筆者介紹了設施蘘荷栽培的產(chǎn)地環(huán)境 適宜品種 移栽 田間管理等關鍵技術 比較了 設施栽培蘘荷條件下的蘘荷品質指標和效益 為蘘荷高效栽培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蘘荷 設施 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 南通市科技項目 MS22020036 南通市科技局項目 MS12021068 南通市 226 項目 江蘇沿江地區(qū)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 青年基金 YJ 2020 005 江蘇沿江地區(qū)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青年基金 YJ 2021 003 作者簡介 程玉靜 1984 女 碩士 副研究員 從事特色蔬菜遺傳育種與高效栽培研究 E mail 741816300 192 經(jīng)濟作物 2023 2 應遠離污染源 設施栽培蘘荷以5 5 6 0 m寬的小型 鍍鋅鋼管棚室種植為佳 以利于后期溫度調節(jié)管理 操作 2 品種選擇 南通蘘荷根據(jù)花軸鱗片顏色分為紅蘘荷和綠蘘 荷 2 個地方品種 紅蘘荷早熟 上市時間早 露地 栽培一般在 7 月中旬 風味濃 纖維含量高 綠蘘 荷較紅蘘荷遲熟 露地栽培一般在 7 月底上市 風 味淡 纖維含量低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種植經(jīng)驗 綠 蘘荷即使采用設施棚室促早栽培 也難以提早上 市 仍需到 8 月才可采收上市 然而設施種植紅蘘 荷可顯著提早上市時間 故棚室促早栽培宜選用紅 蘘荷品種 3 整地施基肥 新種植蘘荷地塊宜將土壤深耕 30 35 cm 翻耕 均勻 整平 整細 結合整地 每畝施入商品有機肥 1 000 kg 硫酸鉀型復合肥 N P K 為 15 15 15 50 kg 生石灰 75 kg 肥料均勻翻耕入土 于定植前 5 d 開 溝筑畦 6 m 寬棚室一般沿大棚長度方向筑 3 畦 畦 寬1 2 m 畦高15 20 cm 溝寬60 cm 4 栽種 4 1 種莖選擇 蘘荷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種子繁殖 地下莖分蔸 繁殖和組織培養(yǎng)快速繁殖 種子繁殖發(fā)芽率低且生 長緩慢 組織培養(yǎng)快繁成本較高 最經(jīng)濟且最適宜的 繁殖方式為地下莖分蔸繁殖 地下莖分蔸繁殖時 從 生長健壯 無病 高產(chǎn)的地塊上選留種莖 宜選擇地 上莖粗壯 地下莖肥壯 分枝多 無病害 無損傷的蘘 荷地下莖留種 設施種植蘘荷 采用地下莖繁殖一般 于 11 月地上部凋萎后將地下莖挖起 分割成段 每 2 3個嫩芽節(jié)段作為一個繁殖材料 4 2 移栽方式 將蘘荷種莖定植于設施大棚的畦面 每畦種2行 在畦面開寬 10 cm 深 8 10 cm 定植溝 株距 30 cm 定植時在定植溝內(nèi)澆足底水 待溝內(nèi)表面無積水后 將篩選好的蘘荷種莖鋪于定植溝內(nèi) 種莖芽向上平 放 溝內(nèi)撒施噻蟲胺防治地下害蟲 用量為4 6 kg 畝 然后覆土 壓實畦面 蘘荷地下莖繁殖當年即有少 量收獲 種植 3 4 年時為采收盛產(chǎn)期 但此時應挖 出部分種莖適當分蔸 一方面可防止密度過大產(chǎn)生 郁閉 導致產(chǎn)量降低 另一方面挖出的種莖可用于 新園擴建 4 3 覆膜蓋棚 11 月中下旬將蘘荷移栽前即將棚膜覆蓋上 定 植后于蘘荷畦面上及時覆蓋小拱棚 沿畦面插入尺 寸合適的小拱棚架 覆蓋拱棚膜 小拱棚四周用泥土 壓實 大棚 小拱棚雙層覆蓋以提高地溫 促進蘘荷 破除休眠 提早萌發(fā) 5 田間管理 5 1 及時間苗 當年種植的蘘荷一般不間苗 蘘荷種植 2 3 年 后 應挖出部分種莖適當分苗和進行間苗工作 確保 個體生長健壯 也可用于種苗繁育或擴種 可結合擴 建新園挖苗移栽 留苗密度以25 30株 m 2 為宜 5 2 溫度管理 蘘荷喜溫暖濕潤 干旱時嫩莖及花軸均減少 肉 質薄 產(chǎn)量低 8 設施種植蘘荷 一般 2 3 月齊苗 齊 苗后即撤掉小拱棚 同時要加強棚內(nèi)溫度管理 晴天 中午溫度超過 35 不利于幼苗健壯生長 應在晴天 上午棚內(nèi)溫度超過 32 時揭膜通風 換氣降溫 使白 天棚溫維持在 25 左右 下午溫度低于 22 開始覆 蓋保溫 確保棚內(nèi)夜間溫度在 12 以上 防止幼苗受 凍 設施蘘荷生長至 5 月底時 應揭去大棚膜 降低 棚內(nèi)溫度 維持蘘荷的生長溫度在 30 以下 同時可 增加棚內(nèi)的通風透光條件 促進其健壯生長 當溫度 超過 35 時 應全棚覆蓋遮光率為 55 60 的遮陽 網(wǎng) 以避免高溫強光灼傷蘘荷植株葉片 5 3 養(yǎng)分管理 蘘荷由于半野生的特性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以 富含有機質 腐殖質的疏松 微酸性土壤為佳 8 在整 個生育期內(nèi) 蘘荷對氮 磷 鉀的需求量都很大 尤其 對鉀肥較為敏感 缺鉀易造成花軸形成少 鱗片肉質 薄而小 氮肥施用過量則會造成植株過度生長 抑制 花芽分化 降低產(chǎn)量 而且病蟲害發(fā)生概率較高 9 盧 君等的研究表明 施用牛廄肥作基肥可促進蘘荷生 長發(fā)育 增加蛋白質含量 10 筆者研究表明 在施用基 肥的基礎上 于蘘荷花穗期追施復合肥和鉀肥可顯 著促進蘘荷的生長和花軸產(chǎn)量 因此 在蘘荷栽培過 程中 當進入花軸生長期時 對養(yǎng)分的需求也增加 可每畝追施15 kg復合肥和 10 kg鉀肥 蘘荷花軸采 收后 為促進來年的生長 可每畝施入優(yōu)質有機肥 1 000 1 500 kg 193 2023 2 經(jīng)濟作物 5 4 水分管理 蘘荷喜濕潤 但不耐干旱和澇漬 蘘荷整個生育 期應保持土壤濕潤 盡量做到不干燥 特別是夏季高 溫季節(jié)要保持土壤濕潤 當墑情不足時要及時灌水 宜在早晨或傍晚澆水 澆水時要一次性澆透 澆至土 壤濕透為止 每次施肥后要及時補充水分 促進肥料 吸收 梅雨季節(jié)水分過多時注意及時排水降濕 5 5 覆草 蘘荷移栽后進行根部覆蓋 可抑制雜草 保持土 壤濕潤 降低夏季低溫 使嫩芽 花軸更為柔軟脆嫩 提高其商品性 11 12 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 稻麥秸稈和油菜 莢殼是蘘荷種植中的良好軟化覆蓋材料 覆蓋后其 花穗粗纖維含量顯著降低 口感脆嫩無渣 實際生產(chǎn) 中 可因地制宜選用稻麥秸稈或油菜莢殼等覆蓋于 蘘荷植株根部 在收獲稻麥 油菜等作物后 及時將 未曬干的秸稈或油菜籽殼運至蘘荷田附近集中堆 放 適當澆水軟化 可在軟化時結合澆水 兌入草量 1 的碳酸氫銨 或結合澆水 使用2 的秸稈速腐劑 加快秸稈軟化速度 新種植的蘘荷地塊 種植后及時覆蓋堆悶軟化的 秸稈 對已栽種的蘘荷種植區(qū) 11月底至12月初將堆 悶軟化的秸稈蓋于畦面 蓋草厚度以3 4 cm為宜 5 6 化學調控 蘘荷采收的主要產(chǎn)品是其未開放的花苞 也稱 花軸 故要協(xié)調好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 不 能使其營養(yǎng)生長過旺 否則將影響生殖生長進程 直 接抑制花軸的產(chǎn)量 當營養(yǎng)生長過旺時 可采取化控 的手段 在蘘荷主莖13 14 葉期時 每畝用 50 g 多效 唑溶液 1 g L 兌水進行葉面噴施 5 7 中耕除草 蘘荷齊苗后至封行前 在施肥澆水后 要進行中 耕鋤草 以防土壤板結 增加土壤透氣性 中耕時應 注意不要劃傷蘘荷根部 防止損傷地下根莖使生長 受抑 5 8 病蟲害防治 蘘荷植株有種特殊的味道 病蟲害較少 但隨著 規(guī)模栽培的擴大 病蟲害的發(fā)生有擴大的趨勢 常見 病蟲害主要有腐爛病和姜弄蝶 在生產(chǎn)中 依然要貫徹 預防為主 綜合防治 的 植保方針 牢固樹立綠色植保的病蟲害防控理念 堅 持以 農(nóng)業(yè)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為主 化學防治 為輔 的防治原則 腐爛病主要是夏季高溫高濕 蘘 荷封行后通風不良導致的 防治腐爛病 需做好防澇 降漬 及時清潔田園 在發(fā)病初期及時挖除病株 用 30 氫氧化酮懸浮劑 600 800 倍液或 86 2 氧化亞 銅水分散粒劑 800 1 200 倍液噴霧防治 防治姜弄 蝶 應在采收后及時清潔田園 在幼蟲發(fā)生初期用枯 草芽孢桿菌 500 1 000倍液噴霧防治 6 采收 蘘荷的花軸是陸續(xù)抽出的 可在花蕾出現(xiàn)前及 時采收 紅蘘荷設施提早栽培采收期可提前至 6 月 上旬 較露地栽培可提前 40 d 左右 當蘘荷花軸出 土 根據(jù)市場行情可及時采收 一般單個花軸直徑在 2 cm 左右 質量達 8 g 時即可采收 采收時采大留 小 逐行采收 一次采收后 間隔7 10 d采收1 次 設 施栽培蘘荷的采收期可持續(xù)到 8 月上旬 整個采收 期可采5次左右 分期分批采收 分級包裝上市 7 設施種植蘘荷生育期比較 設施栽培蘘荷由于增加了多層覆蓋的條件 提 高了地溫和氣溫 有助于打破蘘荷休眠 促使其提早 萌發(fā) 提早生長 花軸采收期顯著提前 較露地的始 采期提前了 40 d 盛采期也提早了 1 個月 有力搶占 了市場和價格的優(yōu)勢 同時實現(xiàn)了蘘荷的長季節(jié)供 應 表1 8 設施種植蘘荷品質分析 設施種植蘘荷 不僅可提早上市 搶占價格優(yōu) 勢 而且由于微環(huán)境調控得當 無烈日灼曬 蘘荷的 纖維含量低 口感脆嫩 食味品質佳 2022 年筆者測 定了露地與設施蘘荷種植條件下的品質 設定蘘荷品 質品鑒的總分為100分 其中包括外觀 滿分15分 辛辣度 滿分 30 分 辛辣味越濃得分越低 脆嫩度 滿分 30 分 越脆嫩得分越高 和風味 表 1 不同種植方式蘘荷生育期比較分析 種植方式 出苗期 初采期 盛采期 采收期末 露地種植 4 月上旬 7 月下旬 8 月初至 8 月底 9 月中旬 設施栽培 2 月中旬 6 月上旬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 8 月中旬 下轉218頁 194 2023 2蔬 菜 6 3 甘藍裂球 甘藍襲球最常見的是葉球頂部裂開 有時側面 也可以開裂 多表現(xiàn)出一條線開裂 輕者幾層外葉開 裂 嚴重時開裂可深至縮短莖 葉球開裂的原因主要 是植株細胞吸水過多脹裂所致 甘藍結球后 葉球組 織相對幼嫩 細胞柔韌性差 一旦水分吸收過多 容 易造成葉球開裂 影響蔬菜商品性 防治方法 選擇地勢平坦 排灌方便 土質肥 沃的土壤起壟種植甘藍 選擇不易裂球的品種 各 品種間裂球情況不一樣 據(jù)田間試驗觀察記載 一般 尖頭型品種裂球較少 加強田間肥水管理 施足基 肥 多施有機肥 增強土壤保水 保肥能力 甘藍生育 期需水量較大 應堅持小水勤澆 每次澆水要適量 以土壤濕潤為標準 避免大水漫灌 特別是在甘藍結 球期遇雨水天氣 溝內(nèi)積水 易產(chǎn)生裂球 要適時采 收 過熟的葉球更易裂開 6 4 小菜蛾 小菜蛾幼蟲為綠色 其成蟲為灰褐色 成蟲不為 害甘藍 主要將卵產(chǎn)在菜葉上 以幼蟲為害菜葉為 主 在本縣高原夏菜的各種蟲害中尤以小菜蛾危害 最為嚴重 防治辦法 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或者混 作 已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和小麥 萵苣或馬鈴 薯作物輪作 收獲后及時清理田間有蟲菜葉 降低蟲 口基數(shù) 利用小菜蛾成蟲有趨光性的特點 應用殺 蟲燈誘殺成蟲 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蟲性激素誘殺 小菜蛾 每畝放置 10 15 個誘芯 7 10 d 更換一次 當蟲口密度達到一定數(shù)量時進行藥劑噴霧防治 可選用 40 菊殺乳油 2 000 3 000 倍液或 0 3 苦參 堿 500倍液噴霧防治 7 采收 甘藍一般當葉球基本緊實 外層球葉發(fā)亮 單球 重 400 500 g 時即可采收 如果采收不及時 易出現(xiàn) 裂球 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 滿分 25 分 風味好得分越高 4 個指 標 測定了蘘荷的粗纖維含量 采用酸堿消煮法 質 量法 進行設計 使用索氏提取器對粗纖維進行定量 分析測定 通過與露地種植蘘荷的品質比較分析可 知 設施種植蘘荷的綜合品鑒評分為 87 33 分 較露 地種植蘘荷高 12 66 分 其辛辣度得分為 25 分 較露 地種植的辛辣度顯著降低 適口性好 設施種植蘘荷 粗纖維素含量為 17 06 顯著低于露地種植的 20 31 食用時更加脆嫩爽口 且嚼而無渣 品質顯 著提升 表2 9 設施種植蘘荷效益分析 設施種植蘘荷因提早采收 市場緊俏 故單價 高且效益好 根據(jù)筆者種植試驗結果測算得出 設 施種植蘘荷可提早至 6 月上旬采收 平均產(chǎn)量可達 764 8 kg 畝 平均單價 30 元 kg 平均經(jīng)濟效益在 22 944 元 畝 而露地種植蘘荷 平均產(chǎn)量855 1kg 但 平均單價僅 15 元 kg 經(jīng)濟效益為 12 826 5 元 畝 因 此 棚室種植蘘荷的經(jīng)濟效益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德鄰 中國植物志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1 2 湯勇 康昊文 黃冬亞 等 地理標志農(nóng)產(chǎn)品 如東蘘荷 栽培技 術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概述 J 現(xiàn)代園藝 2022 3 83 84 3 張俊 黃春燕 劉云梅 蘘荷大棚栽培水肥一體化肥料試驗 J 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 2017 2 114 116 117 4 黃仁術 汪瑩 陳坤 等 蘘荷多糖的提取工藝及其體外抑菌活 性研究 J 吉林農(nóng)業(yè) 2018 14 53 55 5 王玉榮 邢韶芳 李鐘洙 等 蘘荷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及抑菌作 用 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6 22 24 59 63 6 汪李平 長江流域塑料大棚蘘荷栽培技術 J 長江蔬菜 2020 22 17 22 7 朱培蕾 趙貴云 劉才宇 蘘荷生物學特性及其栽培技術研究 進展 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5 43 36 60 62 8 繆葉旻子 周大云 徐小燕 等 浙西南山區(qū)野菜蘘荷軟化栽培 技術 J 長江蔬菜 2020 20 62 63 9 陳亞明 花印梅 李進 等 南通蘘荷大棚栽培技術 J 上海蔬 菜 2012 4 29 29 10 盧君 李云 不同基肥對蘘荷蛋白質 脂肪 維生素 C 營養(yǎng)成 分的影響 J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0 16 13 121 122 133 11 吉美林 王石麟 4 種特色蔬菜的保健功能及栽培技術 J 上 海蔬菜 2011 1 76 78 12 邱永華 王高勤 林下蘘荷覆蓋稻草栽培效果初探 J 長江蔬 菜 2015 10 17 18 注 同列數(shù)據(jù)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在 0 05 水平上差異 顯著 表 2 不同種植方式下蘘荷的品質分析 類別 設施栽培 露地種植 綜合評分 分 87 33 3 51a 74 67 2 08b 辛辣度 分 25 00 1 00a 20 00 1 00b 纖維素 17 06 1 10b 20 31 0 91a 上接194頁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