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西藏昌都:種上了天津菜

2018-07-02 18:03 | 人氣:858
分享至:

    清晨的昌都邦達機場微風習習,氣溫只有12攝氏度,但站在陽光下,呼吸著青藏高原純凈的空氣,讓人覺得十分愜意。

  從這座海拔4300多米,被稱為“世界上里市區(qū)最遠的”民用機場出發(fā),還要驅車近2.5小時,才能到達昌都市區(qū)。沿途風光雖美,但輕微的高原反應,讓人難以盡興欣賞瀾滄江兩岸壯美的山水。見狀,熱情的康巴姑娘格桑停下車,請我們吃路邊買來的西瓜。一打聽,這一顆西瓜近70元,實在讓人咂舌。詢問格桑,原來昌都絕大部分水果蔬菜都由外地運輸進藏,所以比較貴。

  格桑姑娘說了:昌都越來越好了,西藏原來越好了。

  57歲的多嘎,近一個多月可忙壞了,他是昌都卡若區(qū)卡若鎮(zhèn)左巴村的村長,這1個月,他又是幫忙搭建節(jié)能溫室,又是跟著天津來的技術指導學習蔬菜水果種植。多嘎手里捧著的種苗,那可金貴著呢,是由支農專家千里迢迢從天津帶來的。

  多嘎村長帶著村民除了學種植,還得學著改良土壤。翻土、撿石塊、改良土壤酸性。別看忙,可是多嘎村長心里高興啊。不僅學了技術,每天還有170元的工資呢。粗略算下來,這一個多月,多嘎村長夫妻兩個人的收入,就有10000多元。

 

  多嘎大叔

 

  援建的現代農業(yè)生態(tài)園一期工程12座大棚完工,后續(xù)工程緊張進行

 

  現代化的農業(yè)器具

 

  由于青藏高原土地薄砂石多,翻修后還得用手把土地里的石塊篩檢出來

 

  支農專家指導種植技術

 

  多嘎老漢手里的育苗就是從天津運來的

 

  兩個人一個多月的收入也有了一萬多元 多嘎心里可高興了

  精準扶貧之前可不這樣,村民們既不知道種植附加值高的水果蔬菜,也不懂技術。基本上以種植青稞為主。一畝地平均出產四五百斤,產值也就一千多元。就這樣,也還得看天氣吃飯,趕上雨水不足的年份,這樣的收入還要打個折扣。

  后來,天津市靜海區(qū)聚集社會資本援建了現代農業(yè)生態(tài)園,卡若的村民們,不僅不用看天吃飯,學到了技術,提高了收入,還實現了當地人吃當地菜的夢想。

 

  瀾滄江兩岸 還有很多這樣的富民扶貧點

還可以輸入500字符   

暫無回復,趕快搶占沙發(fā)吧。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