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霜霉病——一個古老又現(xiàn)實的病害.pdf
79 Vegetables 2020 5 圖文識病 收稿日期 2020 02 10 黃瓜霜霉病 一個古老又現(xiàn)實的病害 有人說蔬菜上有1 000多種病害 1 但有些病 害只是曇花一現(xiàn) 只發(fā)生了一段時間 隨著發(fā)生 條件的變化 已逐漸地消失了 而有些病害則是 從19世紀發(fā)生以來 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不注意防 治 往往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其中最典型的是黃 瓜霜霉病 據(jù)文獻記載 黃瓜霜霉病是1868年首先在古 巴發(fā)現(xiàn)的 20年后傳到日本 此后廣泛地在世界 各地出現(xiàn) 我國是1899年在吉林發(fā)現(xiàn)的 而在北 京是1918年被報道 2 說起來在北京已有100多年 的歷史了 對筆者來說 早在1958年讀大學時就知 道這種病害 聽老師說它又叫 黃瓜跑馬干 流行起來如同跑馬一樣快地造成植株葉片干枯 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蔬菜病害 現(xiàn)在已是21世紀 20年代了 它仍然是黃瓜的重要病害 時不時地 造成黃瓜 跑馬干 給種植者帶來重大的損失 進入5 月 北京又到了黃瓜霜霉病發(fā)生的季 節(jié)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個病害 黃瓜霜霉病從黃瓜的苗期即可發(fā)生 在子葉 上形成水浸狀斑 后形成褪綠斑 在背面出現(xiàn)黑 色的霉層 進而向真葉發(fā)展 造成子葉和真葉的 干枯 嚴重時幼苗會死亡 在成株期 主要為害葉片 先是引起水浸狀 斑 后病斑變黃 封底圖1 在病斑背面長出 少量的黑霉 封底圖2 進而形成多角形的病 斑 封底圖3 嚴重時葉正面產(chǎn)生大量多角形 黃斑 封底圖4 并在葉背生出黑霉 封三圖 5 擴展到整葉時 引起葉片的上卷枯焦 封 三圖6 被害葉一般自下而上地發(fā)展 但發(fā)生 較晚時 也會上部葉先卷 封三圖7 在霜霉 病發(fā)生的早期葉片出現(xiàn)的水浸狀斑往往和棚室高 濕 葉片吐水造成的水浸斑相似 為了及早確認 它是否是霜霉病 可將葉片放在塑料袋中保濕一 夜 出現(xiàn)黑霉的即為黃瓜霜霉病 發(fā)生過嚴重霜 霉病的黃瓜棚只好毀棚 防治比較及時的 往往 因葉片受損 營養(yǎng)跟不上 形成畸形瓜 使產(chǎn)量 和品質下降 危害癥狀 本期特邀嘉賓 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研究所 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農(nóng)業(yè)信息與 經(jīng)濟研究所 12396 新農(nóng)村服務熱線植保專家李明遠研究員 危害病原 黃瓜霜霉病菌 封三圖8 屬于卵菌門 霜 霉科 假霜霉屬 學名Pseudopernospora cubensis Berk et Curt Rostov 該菌的菌絲無色 無 隔 一般在細胞間擴展 長出吸器深入細胞 吸 80 Vegetables 2020 5 圖文識病 由于該菌的卵孢子比較少見 在20世紀80年 代以前北京的霜霉菌只能在暖洞子 土溫室 及 陽畦里的黃瓜上越冬 也有人認為露地黃瓜的霜 霉病是由南方吹過來的 但在目前日光溫室已經(jīng) 十分普遍 多數(shù)已可通過日光溫室在當?shù)卦蕉?病菌的傳播除氣流外 雨露的飛濺以及田間操 作 都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一般是先在潮濕多露 的地方形成發(fā)病中心 逐步地擴展到全田 但在 病原較多 條件合適時 也可同時使全田普遍發(fā) 病 黃瓜霜霉病的流行受環(huán)境溫濕度條件的影響 較大 總體上看 黃瓜霜霉病屬于低溫病害 病 菌孢子囊在15 20 空氣相對濕度高于83 時 才大量產(chǎn)生 且濕度越高產(chǎn)生孢子囊越多 在此 溫度下孢子囊落在葉面上后 只要葉片上有水滴 或水膜 5 32 都可萌發(fā) 最適為15 此時 持續(xù)1 5 2 0 h就可萌發(fā) 6 h時完成侵入 當氣 溫在20 時潛預期為4 5 d 低于20 潛預期則 為8 10 d 溫度低于15 或高于28 不利于 發(fā)生規(guī)律 病害的發(fā)生 因此 黃瓜溫室的溫濕度管理十分 重要 霜霉病的發(fā)生和寄主的抗病性有關 在感病 品種發(fā)病很重的情況下 抗病品種可以發(fā)生得很 輕或不得病 一般晚熟品種比早熟品種要抗病 在一棵植株上 中部的葉片比心葉及下部老葉易 感病 另外 黃瓜的營養(yǎng)狀況不同 抗病的情況也 不同 一般營養(yǎng)狀況不好 葉片很薄 植株含糖 量低也容易發(fā)病 有人報道過黃瓜中的糖分水平 會對霜霉病的抗病性產(chǎn)生影響 測定卷須糖度 可以預測黃瓜霜霉病是否發(fā)生 方法是 自上而 下地數(shù)黃瓜的卷須 取第5 6 個卷須 用旋光測 糖儀測定其含糖量 糖度為3 0 3 5度 則較抗 病 糖度下降到2 5 2 6度 則不抗病 糖變下 降到2 0 2 2度 易感病 并將卷須含糖量2 5 度作為用藥防治的指標 總之 在病菌量多 溫 濕度又合適的情況下 寄主又不抗病 病害就會 流行起來 取營養(yǎng) 逐漸使寄主細胞壞死 進而在葉背面 產(chǎn)生孢子囊梗 由氣孔伸出 孢子囊梗單生或 2 5 根束生 無色 長200 350 m 其下端不 分枝 近基部略膨大 上端約1 3處分杈 分杈 方式為銳角雙杈式 一般分3 5 次 上端逐漸變 細 頂端變尖 略彎曲 著生孢子囊 孢子囊卵 形至檸檬形 頂端有乳突 欖褐色 單生 大小 18 1 41 6 m 14 5 27 2 m 3 孢子 囊可以芽管形式萌發(fā) 但以游動孢子萌發(fā)為主 一般每個孢子囊含有游動孢子6 8 個 游動孢 子圓至卵圓形 具有2 個鞭毛 游動片刻失去鞭 毛 發(fā)芽入侵 該菌的有性世代為卵孢子 卵孢 子球形 淡黃色 壁較厚 直徑20 43 m 處 于有皺褶的卵囊中 封三圖9 目前 認為該 菌的卵孢子僅在澳大利亞 以色列 印度 伊 朗 中國有所發(fā)現(xiàn) 4 但一般認為其在侵染循環(huán) 中的作用不大 特別是在日光溫室已較普遍的今 日 病菌通過孢子囊即可越冬 防治方法 黃瓜霜霉病應當采取以栽培防治與化學防治 結合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 抗病品種的利用是防治黃瓜霜霉病首要考慮 的防治方法 由于黃瓜霜霉病流行地區(qū)廣泛 全 國不同地區(qū)都有一些適合當?shù)夭煌瑮l件和季節(jié) 的抗病品種 適合露地種植的抗病品種有津研 二號 津研7 號 津雜一號 津雜四號 中農(nóng)二 號 中農(nóng)8 號 津早三號 京旭二號等 適合保 護地種植的有碧春 津春3 號 津雜2 號 津優(yōu)3 81 Vegetables 2020 5 圖文識病 號 中農(nóng)7 號等 但是 在選擇時要注意其適應 性 在不同季節(jié)適應性不同 此外 還要注意商 品性 有的黃瓜雖然抗病 但品質差 不受市場 歡迎 也不要盲目種植 在選用時應通過試種 再擴大種植面積 栽培防治 黃瓜栽培防治主要是通過栽培措施采用有利 于黃瓜生長 提高抗病性的各種方法來抵御霜霉 病的發(fā)生 包括栽培方式 水肥管理以及棚室溫 濕度調控等 改進育苗和管理方式 從育苗的方式來看 近半個世紀變化較大 走過了切塊育苗 營養(yǎng)缽育苗 營養(yǎng)塊育苗和穴 盤育苗等階段 目前來看采用穴盤育苗的優(yōu)勢較 大 目前應用較多 但是 不管哪種方法 為獲 得抗病性強的黃瓜苗應當采用變溫管理 即在播 種后 將溫度控制的高一些 讓其出苗越快越 好 這樣可以減少和土傳病害的接觸 出土后 應當將溫度降下來一些 這樣可以使植株長得敦 實一些 提高其抗病性 如果在定植前要進行分 苗 在分苗以后的前2 d 要適當?shù)靥岣攮h(huán)境的溫 度 促進根系的恢復和發(fā)展 之后再把溫度降下 來 定植前 應當把溫 濕度再降低 表1 力爭做到和苗房外面的溫 濕度接近 以利于幼 苗較快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 種植方式的優(yōu)化 在保護地 采用膜下滴灌或溝灌種植方式較 好 眾所周知 高濕有利于霜霉病的發(fā)生 棚室 中的濕度來源不外乎2 點 一是外界進來的空氣 里的水分 二是灌溉后土壤及地表水的蒸發(fā) 兩 者比較起來 主要是灌溉造成棚室的高濕 在保護 地使用地膜覆蓋后 將水灌在膜下面 可以明顯地 降低棚室內(nèi)的濕度 濕度小了 黃瓜霜霉病會明顯 地減輕 要實施膜下灌溉 在整地的時候就要留 下空間 例如 我國北方保護地果菜類 一般都 是起壟栽培 在做壟的時候 在壟背上應留出1 道 澆水的小溝 蓋上地膜后 就用皮管子在這條小 溝里澆水 有的菜農(nóng)甚至在壟溝里也鋪上地膜 將整個溫室的地面都覆蓋起來 還有的利用滴灌 管伸到膜下灌溉 這樣降濕的效果會更好 棚室溫濕度的調控 棚室溫濕度的調控又稱為 生態(tài)防治法 即利用人工調控棚室的溫濕度 創(chuàng)造有利于黃瓜 生長 不利于病害發(fā)展的條件 進而控制黃瓜霜 霉病 這里討論的生態(tài)防治包括上面提到的膜下 灌溉 還包括生長期溫濕度的控制 高溫悶棚 施用二氧化碳等措施 1 利用放風改變棚室溫濕度防治黃瓜霜 霉病 上文提到黃瓜霜霉病在15 22 葉片 上有水膜的條件下 病菌侵染需要6 h 又明確 了最適黃瓜一天中生理活動的狀況及所需要的條 件 即上午以光合作用為主 需要較高的氣溫 25 30 和較強的陽光 下午以營養(yǎng)轉運為 主 需要中等的溫度 16 24 晚上以呼吸 消耗為主 需要較低的溫度 10 12 夜間 溫度過高會增加營養(yǎng)的消耗 在滿足黃瓜生理活 動需要的狀況下 避開病菌所需要的條件 即可 抑制霜霉病的發(fā)生 根據(jù)這一原理 管理黃瓜的時候采用以下幾 項措施就可以控制病害的發(fā)生 上午閉棚升溫 讓棚溫迅速由12 提升到30 35 在這一階 表1 果菜類蔬菜苗期不同階段變溫管理的溫度指標 項目 播種至出苗 出苗到1 片真葉 1 3 片真葉 花芽分化 倒苗至緩苗 3 4 葉期 緩苗后煉苗前 4 5 葉期 定植前煉苗 6 葉期 白天 28 30 20 25 25 26 30 25 25 夜間 20 25 12 15 15 18 20 15 8 10 地溫 18 20 15 18 15 18 18 20 15 18 10 15 要點 高溫保濕 低溫控苗 大溫差 高溫緩苗 低溫管理 低溫煉苗 82 Vegetables 2020 5 圖文識病 段 雖然會出現(xiàn)適合發(fā)病的條件 但時間很短 不會引起病害的發(fā)生 在下午逐漸放風 降低棚 溫 使日落時棚溫不低于24 這段時間溫度合 適發(fā)病 但相對濕度較低 一般也不會造成病害 的發(fā)生 日落后 根據(jù)預報的夜間最低溫度 適 當?shù)胤棚L排濕后 具體放風的時間見表2 再 關閉放風口 使整個夜間溫濕度維持在較低的水 平上 這樣結露的時間明顯縮短 也不適合霜霉 病的發(fā)生 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霜霉病的 作用 2 高溫悶棚 高溫悶棚是利用蔬菜和病 菌對溫度的耐受能力的不同進行病害防治的一種 方法 例如 黃瓜霜霉病菌 一般45 以上處理 30 min即全部死亡 而對黃瓜來講 處于45 除個別比較敏感的部位 如花粉 外 一般處理 2 3 h不會出問題 因此 將日光溫室中的溫度 升到45 左右 保持1 2 h 就可以在保證不傷 害黃瓜植株的情況下 殺死黃瓜上的霜霉病菌 具體的做法是 選擇晴天 閉棚后日光溫室溫度可達到45 以上的季節(jié)進行 首先了解一下次日的天氣 如 果是晴天即可進行 同時要查看一下擬處理棚的 土壤墑情 如果比較旱 前一天應先澆1 次水 并將溫室內(nèi)分散懸掛3 支溫度計 其高度為感溫 部分 水銀球 與黃瓜的生長點取平 悶棚的那天 從9 00開始將棚膜蓋嚴 待 到溫度提高后 不斷地進棚觀察溫度 當棚溫達 到42 時開始計時 利用適當開縫的方法 將棚 溫保持在46 以內(nèi) 處理1 2 h 瓜秧比較弱時 處理1 h 處理完成后 逐漸地通風 使棚溫慢慢地恢 復到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 放風降溫時一定要緩 慢 以免引起葉面失水過快 造成傷害 使用這 一方法 可能會出現(xiàn)輕微的化瓜 但也會促使后 期的幼瓜增多 另外 由于高溫對花粉可能造成 影響 種植目的是采收種子的黃瓜不適宜使用高 溫悶棚的方法防治霜霉病 3 補充二氧化碳 施用二氧化碳 是一 種間接補糖的辦法 這是因為在保護地缺少二氧 化碳的時候 影響到植株糖分的制造 補施后 植株糖分增加 提高了植株抗霜霉病的能力 施 用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種 一是化學反應法 即 使 用硫酸和碳酸鹽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 如在棚室內(nèi)放30 40個塑料桶 封三圖10 每 桶放0 5 kg 25 的稀硫酸 共20 kg 每天加90 g 的碳酸氫銨 共3 6 kg 每次可連續(xù)放3 d碳酸 氫銨 使棚內(nèi)的二氧化碳增加到近1 600 mL m 3 二 是 施用顆粒有機生物氣肥法 將顆粒有機生物 氣肥按一定間距均勻施入植株行間 施入深度為 3 cm 保持穴位土壤有一定的水分 使其相對濕 度在80 左右 利用土壤微生物發(fā)酵產(chǎn)生二氧化 碳 三是吊袋二氧化碳施肥法 袋裝二氧化碳肥 封三圖11 產(chǎn)品由粉末狀的發(fā)生劑和促進劑組 成 發(fā)生劑每袋110 g 促進劑每袋5 g 將二者混 合攪拌均勻 在袋上扎幾個小孔 吊袋內(nèi)由促進 劑使發(fā)生劑產(chǎn)生二氧化碳 并不斷地從小孔中釋 放出來 供植物吸收利用 白天在陽光照射下可 自動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 晚間無太陽光時則少產(chǎn) 生或不產(chǎn)生 這完全符合植物生長的自然條件要 求 四是通過二氧化碳發(fā)生器燃燒液化石油氣 丙烷氣 天然氣 白煤油等產(chǎn)生二氧化碳 采用 燃燒法容易控制二氧化碳施用濃度及時間 但投 資大 成本高 對燃燒要求嚴格 如要求燃燒含 硫量低于0 05 此外還有 干冰法 燃燒法 純氣源法 有機物發(fā)酵法 生物反應堆法等 限 于篇幅 不再展開 施用二氧化碳應當注意以下4 個問題 第一 要保證棚膜的密封性 由于用上面的 方法施用的二氧化碳的濃度要大于通常大氣里存 在的二氧化碳的濃度 棚膜的密封性對使用的效 果影響較大 如果是舊的棚室 使用二氧化碳前 一定要檢查一遍 將漏氣的地方補好 表2 不同的夜溫下 日落后放夜風時間 夜間最低溫度 日落后延遲放風的 時間 h 參考時間 低于10 0 4 月中旬 4 月下旬 10 1 4 月中旬 5 月上旬 11 2 4 月下旬 5 月中旬 12 3 4 月下旬 5 月上旬 13以上 整夜 5 月 9 月 83 Vegetables 2020 5 圖文識病 第二 配制稀硫酸時要特別小心 首先使用 不怕強酸的容器 再就是只可以將濃硫酸往水里 加 不可以將水倒入濃硫酸里 否則濃硫酸與少 量的水會發(fā)生劇烈的反應 引起濃硫酸噴發(fā)甚至 爆炸 第三 環(huán)境里的二氧化碳并不是越多越好 當 二 氧 化 碳 飽 和 時 會損害蔬菜的光合系統(tǒng) 降低光合 率 甚至引起傷害 一般控制在1 600 mL m 3 以下 較為安全 所以有條件的地方應當配備二氧化碳 濃度監(jiān)測器 封三圖12 達到指標的要適當?shù)?放氣 第四 二氧化碳氣體施肥要保持連續(xù)性 一 般前后2 次間隔時間不超過1 周 同時 施肥結束 時 不要突然停止 要緩慢減量 以防早衰 加強水肥管理 施用二氧化碳不能代替氮 磷 鉀的作用 平時該怎么施肥 就怎么施肥 實際上由于糖分 的增加 多追一些復合肥 更有利于增產(chǎn) 黃瓜 生育期長 需肥量大 在整地時要施足底肥 結 瓜期要隨水追施適量速效性肥料 澆水最好在晴天早晨進行 忌陰雨天澆水 結瓜期土壤含水量以20 25 為宜 澆水后連 續(xù)數(shù)日相對濕度飽和是發(fā)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 應在晴天上午澆水 在澆水后必須馬上閉棚 使棚溫升到33 35 并持續(xù)1 h 然后放風排 濕 3 4 h后若棚溫低于25 可再閉棚升溫至 33 35 持續(xù)1 h再放風 這樣棚內(nèi)濕度大大 降低 當天夜間葉面結露及水膜面積減少2 3 可 大大減少病害 此外栽培防治還包括 選用透光率高 無滴 效果好的塑料膜 定植時合理密植 結瓜后及時 打去底部老葉 增加田間通透性等 藥劑防治 由于瓜類霜霉病發(fā)生的很快 應采用預防為 主的方法進行防治 一般到發(fā)病的季節(jié) 發(fā)病前應當用藥預防 即使用45 百菌清煙劑 667 m 2 用250 g 熏煙 或5 霜脲氰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噴粉 667 m 2 用1 000 1 200 g 每隔10 15 d施用1 次 有人認為這是 打保險藥 會造成浪費 但筆者并不反對打保險藥 實際上在20世紀70 年代前還沒有專性殺菌劑的時候 常用此法預防 病害的發(fā)生 筆者理解的 打保險藥 和 亂打 藥 是有區(qū)別的 保護地黃瓜霜霉病的發(fā)生是有 規(guī)律的 從發(fā)生季節(jié)上來分析 我國北方每年主 要流行期始于4 5 月和9 10月 保險藥 主要 是在這個期間使用 另外 打保險藥還應當根據(jù) 周邊黃瓜霜霉病發(fā)生的情況來決定 如果周邊的 保護地已有不少田塊發(fā)病 也就是周邊病原菌已 經(jīng)很多的時候 需要用1 2 次 保險藥 以免 因防治不及時 造成延誤 實際上應用好了 并 不會造成浪費 無非是使用百菌清煙劑熏幾次 試想如果真得流行了起來 那就不是靠百菌清煙 劑能解決的問題了 花費會增加幾倍到十幾倍 在進入發(fā)病初期 可用68 75 氟菌霜霉威懸 浮劑 銀法利 1 000倍液 52 5 惡唑菌酮 抑 塊凈 1 500倍液等高效專性殺菌劑來防治 之 所以要用這么好的藥劑來防治 是因為黃瓜霜霉 病有個潛育期 當病害剛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 實際 上有可能已經(jīng)發(fā)展得十分嚴重了 只是當時外 觀還看不到 當病情穩(wěn)定下來后 再使用較一 般的藥劑 如 66 5 霜霉威鹽酸鹽 普力克 水劑600 1 000倍液 或40 霜霉威鹽酸鹽水劑 400 700倍液 或72 霜脲氰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 劑 克露 600 750倍液 或69 烯酰嗎啉 代 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旺克 500 1 000倍液 或 20 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性粉劑300 400倍液 或 60 滅克 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1 000倍液噴 霧 每隔7 10 d噴藥1 次 共噴4 6 次 這樣用 藥既降低了防治成本 也避免了病菌對高效專性 殺菌劑產(chǎn)生抗藥性 參考文獻 1 鄭建秋 現(xiàn)代蔬菜病蟲鑒別與防治手冊 M 北京 中國 農(nóng)業(yè)出版社 2004 2 錢燧孫 北京附近的植物病原菌調查目錄 J 教育公 報 1918 5 1 22 26 3 李明遠 李固本 裘季燕 北京蔬菜病情志 M 北京 北京 科技出版社 1987 59 60 4 余永年 中國真菌志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8 372 375 蔬 主宰當今 領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