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下秸稈還田對設施土壤碳、氮及蔬菜產(chǎn)量的影響.pdf
<p>針對設施土壤C/N比失調(diào),蔬菜產(chǎn)量下降的問題,采用裂區(qū)設計大田試驗,研究了秸稈還田(S1)在水肥一體化(FG)和膜下溝灌(FP)兩種灌溉方式對設施土壤碳、氮及蔬菜產(chǎn)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水肥一體化(FG)灌溉方式下的秸稈腐解率相比膜下溝灌(FP)高出10.7個百分點。在兩種灌溉方式下,秸稈還田均增加了020 cm、2040 cm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FG灌溉方式下分別增加了14.8%和12.4%;FP灌溉方式下分別增加了12.4%和2.9%。秸稈還田與FP灌溉方式結合,增加了0200 cm土壤剖面硝態(tài)氮淋洗的風險。秸稈還田均降低了020 cm和2040 cm層次土壤的pH,FG灌溉方式下分別降低了0.17和0.10個單位;FP灌溉方式下均降低了0.02個單位。無論是灌溉方式、秸稈還田還是兩者的交互作用,均極顯著提高了黃瓜產(chǎn)量,其中水肥一體化灌溉方式結合秸稈還田的效果最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