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新品種宇航3號密度試驗研究
試驗研究 2016.10番 茄是西寧市實施規(guī)?;卟朔N植示范推廣項目的主要作物之一 ,也是主要的栽培蔬菜品種 ,因其產量高 、效益好 ,深受當地種植戶的喜愛 。 天水神舟綠鵬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甘肅天水 )育成的番茄新品種宇航 3 號 的單果質量適中 、大小較一致 ,果面光滑無棱紋 、堅硬耐貯運 ,萼片平展 、美觀 ,有較高的商品性 。 為了進一步提高宇航 3 號 的產量 ,進行了密度的比較試驗 , 旨在找出該品種在西寧地區(qū)的最佳栽培密度 ,以推動本市規(guī)?;卟朔N植的進一步發(fā)展 。1 材 料與方法1.1 供 試材料試驗于 2015 年 2 月 在青?;萏锷鷳B(tài)農業(yè)科技示范園進行 ,前茬作物為葉菜類 ,沙壤土 ,肥力中等 ,平畦栽培 ,參試番茄品種為宇航 3 號 。1.2 試 驗設計隨機區(qū)組試驗 ,共設 3 個 處理 ,重復 3 次 ,株 行距分別為 35 cm、40 cm、45 cm, 畝 保苗株數分別為2 700 株 、 2 400 株 、 2 100 株 , 小 區(qū)面積為 27 m2(見 表 1)。澆水 、追肥和病蟲害防治采用常規(guī)方法 。采用營養(yǎng)土育苗方法 ,幼苗長至 5 葉 1 心 時定植移栽 。每個品種統一留 6 穗 果實 ,每穗果實留 4 個 果 ,無限生長類型 6 穗 果后掐尖 。 全部采用自然授粉 。1.3 測 定項目1.3.1 物 候期觀察 試驗過程中 , 定點跟蹤觀測記錄各品種的催芽期 、播種期 、出苗期 、定植期 、開花期 、初收期等物候期 ,開花期為第一穗果開花的時間 。1.3.2 果 實性狀 單果質量是小區(qū)總產量除以總個數 。1.3.3 產 量測定 果實成熟時開始收獲 , 并統計每次的采收產量 ,其中單果重測量 10 個 果實的平均質量得出1-4。1.4 數 據處理采用 Excel 2007 對 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 采用SPSS17.0 進 行方差分析 。2 結 果與分析2.1 不 同密度的生育期比較從表 2 可 知 ,不同參試品種在播種期 、出苗期與定植期均一致的情況下 , 在初花期與初收期均存在一定的差異 。 處理 A1、A2、A3 的 初花期分別為 4 月 22 日 、4 月 18 日 、4 月 19 日 ;A1、A2、A3 的 初收期分別為6 月 5 日 、6 月 1 日 、6 月 3 日 ;A1、A2、A3 的 播種天數分別為 121 d、117 d、119 d,處 理間差異十分顯著 。結果表明 ,處理 A2 的 生育期最短 ,可以提前上市 。2.2 不 同密度的植株性狀及生長勢比較由表 3 可 知 ,處理 A1、A2、A3 的 株番茄新品種宇 航 3 號密度試驗研究作 者簡介 :徐紅星 (1968-),男 ,本科 ,高級農藝師 ,從事蔬菜 、糧油作物的農業(yè)新技術推廣工作 。徐 紅星(青海省西寧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西寧 810016)摘 要 :為尋找適合西寧市地膜覆蓋栽培的番茄新品種宇航 3 號 的最佳栽培密度 ,進行了不同栽培密度下宇航 3 號 的生育期 、植物學性狀 、果實性狀和產量的比較試驗 。 試驗結果表明 ,宇航 3 號 的畝最佳栽培密度為 2 400 株 ,在 此密度下番茄的果實性狀與產量均達到最佳水平 ,可在地膜覆蓋栽培中大面積推廣 。關鍵詞 :西寧地區(qū) ;番茄 ;宇航 3 號 ;密 度表 1 處理代碼及操作規(guī)范參 試品種 畝密度 (株 ) 處理代碼宇航 3 號2 700 A12 400 A22 100 A3(下 轉 207 頁 )111- -糧食作物 2016.10意 紋枯病 、稻瘟病與白葉枯病防治 。參 考文獻1方 福平 ,徐春春 ,龐乾林 .我國早稻發(fā)展研究 J.農 業(yè)經濟問題 ,2009,30(12):25-28.2楊 堯城 ,吳偉 ,蔡金洋 ,等 .浙江省早秈稻高產育種的現狀與思 考 J.浙 江農業(yè)科學 ,2015,56(5):620-624.3楊 堯城 .嘉 育 293 的 選育及其對浙江省早秈育種的影響 J.中 國稻米 ,1997(3):11-13.4鮑 正國 ,朱偉君 .早 秈品種嘉育 253 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 J.現 代農業(yè)科技 ,2009(12):174-174.5楊 堯城 ,蔡金洋 .高產優(yōu)質中熟早秈品種嘉育 140 的 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 J.農 業(yè)科技通訊 ,2010(4):116-117.高 分別為 157.2 cm、159.9 cm、158.5 cm, 處 理 A2 較A1、A3 分 別提高了 1.7%、0.9%; 處 理 A1、A2、A3 的節(jié) 間長分別為 7.9 cm、8.5 cm、8.3 cm; 處 理 A1、A2、A3 的 開展度分別為 74.2 cm、75.8cm、75.0 cm, 處 理A2 較 A1、A3 分 別提高了 2.2%、1.1%。2.3 不 同密度的果實性狀比較不同密度處理的果實性狀見表 4,果 實性狀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個品種的優(yōu)劣 。 由表 4 可 以看出 ,處理A1、A2、A3 的 單 果 質 量 分 別 為 238.3 g、242.5 g、241.1 g,處 理 A2 分 別較 A1、A3 提 高了 1.8%、0.6%;表 2 不同處理的生育期處 理代碼 播種期 (日 /月 ) 出 苗期 (日 /月 ) 定 植期 (日 /月 ) 初 花期 (日 /月 ) 初 收期 (日 /月 ) 播種至始收期天數 (d)A1 5/2 10/2 20/3 22/4 5/6 121 aA2 5/2 10/2 20/3 18/4 1/6 117 cA3 5/2 10/2 20/3 19/4 3/6 119 b表 3 不同密度下植株的主要性狀比較 (單 位 :cm)品 種 株高 節(jié)間長 莖粗 葉長 葉寬 開展度A1 157.2 7.9 3.8 13.7 7.1 74.2A2 159.9 8.5 4.0 14.1 7.4 75.8A3 158.5 8.3 3.8 14.0 7.2 75.0表 4 參試番茄品種果實性狀比較品 種果實 (cm)單 果質量(g)單 株坐果數 (個 )縱徑 橫徑A1 4.8 5.4 238.3 39.4A2 5.1 5.8 242.5 42.3A3 5.1 5.7 241.1 40.2表 5 參試番茄品種產量比較品 種 小區(qū)產量 (kg) 產 量 (kg/hm2)A1 235.51 b 5 815.35 bA2 256.05 a 6 322.54 aA3 252.37 ab 6 231.67 ab處 理 A1、A2、A3 的 單 株 坐 果 數 分 別 為 39.4 個 、42.3 個 、40.2 個 , 處 理 A2 分 別 較 A1、A3 提 高 了7.4%、5.2%。2.4 不 同密度的產量比較不同處理的產量見表 5, 處 理 A1、 A2、 A3 的小 區(qū)產量分別為 235.51 kg、 256.05 kg、 252.37 kg;處 理 A1、 A2、 A3 的 產量分別為 5 815.35 kg/hm2、6 322.54 kg/hm2、 6 231.67 kg/hm2, 處 理 A2 較 處理A1、 A3 的 產量分別提高了 8.7%、 1.4%, 差 異較為顯著 。3 小 結綜 合比較新品種宇航 3 號 不同密度對植株 、果實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 ,每畝 2 400 株 的栽培密度最為適宜 ,此密度下其生育期最短 ,可以提前上市 ;單果質量最大 ,利于坐果 ,利于產量的提高 ,可作為最佳的栽培密度在西寧地區(qū)保護地栽培中大力推廣種植 。參 考文獻1聶 書明 ,杜 忠平 .西寧地區(qū)溫室番茄新品種引進 與篩選試驗 J.北 方園藝 ,2011(21):32-33.2陳 永順 ,李 淵博 ,李 敏俠 ,等 .西安市早春茬大棚番茄新 品種引進比較試驗 J.蔬 菜 ,2014(3):14-15.3王 成虎 .塑料大棚番茄栽培 技術探究 J.南 方農業(yè) ,2015,9(15):28-30.4范 四蓮 .小番茄新品種引 進對比試驗小結 J.現 代園藝 ,2013(8):7-8.(上 接 111 頁 )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