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差異分析.pdf

  • 資源ID:18093       資源大?。?span id="fl2c61t" class="font-tahoma">1.62M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quán)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差異分析.pdf

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差異分析 沙榮雙1 鄧雙飛1 龔 穎1 張 澳1 嚴(yán)星茹1 施 蕊1 何霞紅1 周 瑩2 1 西南林業(yè)大學(xué)園林園藝學(xué)院 云南 昆明 650233 2 龍陵縣石斛研究所 云南 保山 678300 摘要 以麻櫟樹3年生紫皮石斛為研究對象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檢測技術(shù) 對比分析 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的化學(xué)成分 結(jié)果表明 麻櫟樹附生 3 年生紫皮石斛的總花青素含量高于人 工設(shè)施栽培種植 3 年生紫皮石斛 但總黃酮含量較低 UPLC MS MS分析發(fā)現(xiàn) 栽培模式的改變對 類黃酮的生物合成以及黃酮和黃酮醇的生物合成途徑影響顯著 其中根皮素 芹菜素 香橙素 二 氫山柰酚 牡荊素 2 O 葡萄糖苷等11 種差異代謝物含量隨著栽培模式的改變呈上升趨勢 上 調(diào)物質(zhì)主要與紫皮石斛的抗逆性有關(guān) 可以增加紫皮石斛中具有保護和抗逆作用的物質(zhì)的合成 橙 皮素 柚皮素 柚皮素查耳酮 3 5 7 三羥基黃烷酮 短葉松素 等 13 種差異代謝物含量隨著栽 培模式的改變呈下降趨勢 下調(diào)物質(zhì)主要與抗氧化 抗炎 抗菌 抗纖維化 調(diào)控細胞凋亡等作用 相關(guān) 表明紫皮石斛的成分與栽培模式密切相關(guān) 關(guān)鍵詞 紫皮石斛 栽培 黃酮類 代謝物 麻櫟 中圖分類號 R284 1文獻標(biāo)志碼 A文章編號 2095 1914 2025 04 0201 07 引文格式 沙榮雙 鄧雙飛 龔穎 等 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差異分析 J 西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自 然科學(xué) 2025 45 4 201 207 Sha R S Deng S F Gong Y et al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Flavonoids in Dendrobi um devonianum Under 2 Cultivation Modes J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25 45 4 201 207 DOI 10 11929 j swfu 202404040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Flavonoids in Dendrobium devonianum Under 2 Cultivation Modes Sha Rongshuang 1 Deng Shuangfei 1 Gong Ying 1 Zhang Ao 1 Yan Xingru 1 Shi Rui 1 He Xiahong 1 Zhou Ying 2 1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Horticultur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33 China 2 Institute of Caulis Dendrobii of Longling County Baoshan Yunnan 678300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focuses on a epiphytic 3 year old Dendrobium violaceum from Quercus acutissima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under 2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were analyzed using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 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3 year old epiphytic D devonianum grown from Q acutissim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3 year old D devonianum grown in the artificial facility cultivation but the total flavonoid content was lower Combined with UPLC MS MS tech niqu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ange of cultivation pattern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iosyn thesis of flavonoids as well as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s of flavonoids and flavonols Among them 11 differen tial metabolites showed an upward trend with the change of cultivation pattern including rhizopodophyllin api genin chanterellin dihydrokaempferol and poncirin 2 O glucoside etc The up regulated substances were 收稿日期 2024 04 22 修回日期 2024 07 27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項目 32260720 資助 國家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項目 CARS 21 資助 國家中藥材產(chǎn)業(yè)技 術(shù)體系崗位項目 CARS 21 05B 資助 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 202202AE090036 202102AE090042 資助 昆明市 科技揭榜制項目 2021JH002 GHJD2021014 資助 第 1 作者 沙榮雙 1998 女 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園林植物 Email sha 通信作者 何霞紅 1975 女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導(dǎo)師 研究方向 林下中藥材生態(tài)種植技術(shù) Email hxh 第 45 卷 第 4 期西 南 林 業(yè) 大 學(xué) 學(xué) 報Vol 45 No 4 2025 年 7 月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July 2025 mainly related to the resistance of D devonianum and could increase the synthesis of the substances with protect ive and antistress effects in D devonianum Thirteen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change of cultivation pattern including nerolidol naringenin naringenin chalcone 3 5 7 trihydroxyflavanone phragmitolone etc The down regulated substances we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effects of antioxidant anti in flammatory anti bacterial anti fibrotic and regulation of apoptosis etc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si tion of D devonianu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mode Key words Dendrobium devonianum cultivation flavonoids metabolite Quercus acutissima 紫皮石斛 Dendrobium devonianum 又名齒 瓣石斛 1 是蘭科石斛屬的附生草本植物 具有 生津止渴 滋陰降火 潤肺養(yǎng)胃 調(diào)和陰陽 增 強免疫力 控制血糖等多種功效 對白內(nèi)障 糖 尿病 關(guān)節(jié)炎 慢性咽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 果 2 前人從基因組學(xué) 化學(xué)成分 提取工藝 藥理作用 栽培技術(shù)等多個方面對紫皮石斛進行 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如楊惠云 3 研究發(fā)現(xiàn) 特 定的栽培技術(shù)可以有效提高紫皮石斛的產(chǎn)量和品 質(zhì) 孫啟文 4 研究發(fā)現(xiàn) LED光照系統(tǒng)作為光 源 對紫皮石斛組培苗生長代謝有明顯影響 劉 超等 5 分析不同采摘時間和地域?qū)埩曜掀な?的水浸出物和粗纖維含量的影響 發(fā)現(xiàn) 12 月份的 紫皮石斛內(nèi)含物豐富且含量穩(wěn)定 孫苗苗等 6 研 究加工方式對紫皮石斛楓斗和切片中多糖 甘露 糖和總黃酮含量的影響 發(fā)現(xiàn)楓斗多糖含量較 高 甘露糖和總黃酮含量相近 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檢測技 術(shù) 對比分析3年生麻櫟 Quercus acutissima 樹附生紫皮石斛和人工設(shè)施栽培紫皮石斛中的人 參總黃酮成分 為助推林下附生紫皮石斛的栽 培 完善紫皮石斛質(zhì)量評價標(biāo)準(zhǔn)等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麻櫟樹3年附生紫皮石斛采樣地位于云南 省保山市龍陵縣鎮(zhèn)安鎮(zhèn)打欖寨 98 83 59 E 24 77 16 N 海拔 1 351 m 年平均氣溫15 年平均日照1 985 h 年平均降水量 1 490 mm 人工設(shè)施栽培的3年生紫皮石斛采樣地位于 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石斛種質(zhì)資源保護研究中心 98 65 74 E 24 65 22 N 海拔 1 350 m 年 平均氣溫 15 年平均降水量 2 100 9 mm 調(diào)查2種栽培模式下3年生紫皮石斛表型指 標(biāo) 統(tǒng)計2種供試樣地內(nèi)各具有代表性的10株紫 皮石斛莖長 莖粗和莖節(jié)數(shù) 結(jié)果見表1 設(shè)施 栽培紫皮石斛的莖粗 莖長 莖節(jié)數(shù)平均值均大 于林下栽培紫皮石斛 設(shè)施栽培紫皮石斛平均莖 節(jié)數(shù)為 23 3 節(jié) 平均莖粗為 0 614 cm 平均莖長 為 60 75 cm 林下栽培紫皮石斛平均節(jié)數(shù)為 15 2 節(jié) 平均莖粗為 0 524 cm 平均莖長為 35 89 cm 表 1 不同栽培模式3年生紫皮石斛表型指標(biāo)信息表 Table 1 Phenotype index of 3 year old D devonianum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栽培模式編號莖節(jié)數(shù) 節(jié)莖粗 cm莖長 cm 設(shè)施栽培1 26 0 54 53 8 2 22 0 57 55 6 3 27 0 61 66 8 4 22 0 65 60 9 5 27 0 59 75 0 6 24 0 50 62 8 7 23 0 55 67 8 8 22 0 83 53 2 9 21 0 61 58 4 10 19 0 69 53 2 平均值 標(biāo)準(zhǔn)差23 3 2 67 0 614 0 09 60 75 7 36 林下栽培1 14 0 49 33 8 2 18 0 71 48 2 3 16 0 51 38 0 4 14 0 44 33 8 5 13 0 47 32 0 6 15 0 79 30 0 7 17 0 51 37 6 8 15 0 55 33 2 9 13 0 43 34 0 10 17 0 34 38 3 平均值 標(biāo)準(zhǔn)差15 2 1 75 0 524 0 13 35 89 5 10 202 西 南 林 業(yè) 大 學(xué) 學(xué) 報第 45 卷 1 2 試驗方法 1 2 1 樣品制備 在2種栽培模式供試樣地內(nèi)各選擇10 株具有 代表性的紫皮石斛 各取莖段混合后分成3份 用于重復(fù)試驗 將生物樣品放入Scientz 100F凍 干機 北京四環(huán)起航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 真空 冷凍干燥后 用MM 400研磨機 上海凈信實業(yè) 發(fā)展有限公司 中國 30 Hz研磨1 5 min至粉末 狀 稱量 50 mg樣品粉末 加入 1 200 L 預(yù)冷的 70 甲醇水溶液 20 每 30 min渦旋一次 每次 30 s 共渦旋 6 次 12 000 r min離心3 min 后 吸出上清液 用0 22 m孔徑微孔濾膜過濾 樣品后 將其保存在注射瓶中 用于超高效液相 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UPLC MS MS 賽默飛世爾科技公 司 美國 分析 1 2 2 總黃酮含量的測定 使用NaNO2 Al NO3 3 NaOH顯色法測量樣品 在 510 nm 處的吸光值 計算樣品中黃酮的總含量 1 2 3 總花青素 花色苷 含量的測定 采用pH示差法檢測花色苷的含量 選擇 2個對花色苷吸光度影響最大 但不影響其穩(wěn)定 性的pH值 1 0和4 5 在 700 nm 的最大吸收 波長處 測量2個pH值下花色苷溶液的吸光度 差值 計算花色苷的總含量 1 2 4 UPLC MS MS分析 液相條件 AgilentSB C18色譜柱 1 8 m 2 1 mm 100 mm 流動相A為超純水 添加 0 1 甲酸 流動相B為乙腈 添加 0 1 甲 酸 洗脫梯度為0 00 min流動相B比例為 5 9 00 min內(nèi)流動相B比例線性上升至95 保持 1 min 10 00 11 10 min流動相B比例下降至 5 保持2 min 流速0 35 mL min 柱溫 40 進樣量 2 L 質(zhì)譜條件 電噴霧離子源 ESI 溫度為 550 離子噴霧電壓 IS 為5 500 V 正離子 模式 4 500 V 負離子模式 離子源氣體 I GSI 氣體II GSII 和氣簾氣 CUR 分 別設(shè)置為50 60 25 psi 碰撞誘導(dǎo)離子化參數(shù) 設(shè)置為high 采用MRM模式進行QQQ掃描 碰 撞氣體 氮氣 設(shè)置為medium 通過進一步優(yōu)化 去簇電位 DP 和碰撞能量 CE 來實現(xiàn)單個 MRM離子對的DP和CE 并根據(jù)每個期間洗脫 的代謝物在每個期間監(jiān)測一組特定的MRM離 子對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 不同栽培模式紫皮石斛總黃酮和總花青素含量 獨立樣本 t 檢驗表明麻櫟樹附生 3 年生紫皮 石斛和人工設(shè)施栽培種植 3 年生紫皮石斛的總黃 酮和總花青素含量差異極顯著 P 0 01 由 圖1可知 林下附生 紫皮石斛的總黃酮含量 0 33 mg g 低于人工設(shè)施栽培紫皮石斛 0 46 mg g 林下附生紫皮石斛總花青素含量 11 08 g g 高于人工設(shè)施栽培紫皮石斛 0 33 g g 表明不同的栽培模式可能會影響 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的合成和積累 圖 1 不同栽培模式3年生紫皮石斛總黃酮與總 花青素含量對比 Fig 1 Comparison of total flavonoids and anthocyanins content in 3 year old D devonianum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2 2 黃酮類化合物分析 用UPLC MS MS對樣品進行代謝物分析 為了檢驗分析方法的準(zhǔn)確性 每處理10份樣品額 外增加一份質(zhì)控樣品 圖2a b為總離子電流 TIC 重疊圖 通過比對質(zhì)量控制 QC 樣品 的檢測結(jié)果獲得 其中每種顏色代表1個QC樣 品的測定值 結(jié)果表明 代謝物的總離子流曲線 具有較高的重合度 意味著在多次檢測同一樣品 時 質(zhì)譜的保留時間和峰強度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一 致性 這表明質(zhì)譜在多次檢測同一樣品時展現(xiàn)出 良好的信號穩(wěn)定性 為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提 供了堅實的基礎(chǔ) 利用MVDB數(shù)據(jù)庫對樣品的代謝物進行 表征 共檢出 265 種黃酮類化合物 其中 有110種黃酮 75 種黃酮醇 29 種二氫黃酮 15 種查耳酮 8 種二氫黃酮醇 6 種花青素 6 種黃烷醇類 1 種橙酮類 15 種其他類黃酮 圖3 第 4 期沙榮雙等 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差異分析203 圖 2 QC樣本質(zhì)譜檢測TIC重疊圖 Fig 2 QC sample essence spectrum detected TIC overlap pattern 圖 3 黃酮類代謝產(chǎn)物的分類 Fig 3 Classification of flavonoid metabolites 2 3 樣本主成分分析 由PCA分析 圖4 可知 在PC1和PC2方 向上 PC1的貢獻率為 60 3 PC2的貢獻率為 23 98 2種栽培模式石斛組明顯分離于兩側(cè) 表明2組間存在顯著差異 不同的培養(yǎng)方法對紫 皮石斛的代謝產(chǎn)物分布具有顯著影響 GhPY3表示人工栽培3年生紫皮石斛 UfPY3表示麻櫟樹 附生3年生紫皮石斛 QC表示質(zhì)量控制樣品 圖 4 二維空間主成分分析 Fig 4 Two dimensional PCA 2 4 栽培模式對紫皮石斛代謝產(chǎn)物的影響 OPLS DA分析結(jié)果 圖5 與PCA 圖4 一致 組間分離趨勢明顯 人工設(shè)施栽培石斛和 麻櫟樹附生石斛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化合物 驗 證結(jié)果表明 模型具有較高的擬合度 其中R2X 0 856 R2Y 1 000 Q2 0 996 此外 P 0 9 表明模型所得結(jié)果有效且可靠 圖 5 OPLS DA驗證圖 Fig 5 OPLS DA validation 圖6為2組間代謝產(chǎn)物的差異火山圖 與人 工設(shè)施栽培樣品相比 麻櫟樹附生栽培樣品中 160 種代謝物含量變化顯著 其中71 種代謝物含 量增加 89 種代謝物含量減少 變化的代謝產(chǎn)物 包括查耳酮 黃酮 黃烷醇及其他類等 表明人 工設(shè)施栽培和麻櫟樹附生栽培的紫皮石斛在黃酮 類物質(zhì)的含量和種類上存在明顯差異 這可能是 不同的栽培環(huán)境和生長條件導(dǎo)致了植物代謝途徑 的調(diào)整和變化 圖 6 差異代謝物火山圖 Fig 6 Volcanic plot of differential metabolite 204 西 南 林 業(yè) 大 學(xué) 學(xué) 報第 45 卷 2 5 不同栽培模式對紫皮石斛代謝途徑的影響 注釋后的代謝產(chǎn)物利用Metabo Analyst 5 0軟 件進行KEGG代謝途徑富集分析 結(jié)果見圖7 這些差異代謝產(chǎn)物主要富集在代謝途徑 花青素 生物合成 次生代謝物生物合成 黃酮和黃酮醇 生物合成以及類黃酮生物合成等通路中 且這些 結(jié)果具有顯著性差異 表明這些代謝產(chǎn)物在這些 通路上具有重要作用 2 6 差異代謝物KEGG功能注釋 由圖8可知 類黃酮生物合成途徑和黃酮與 黃酮醇的生物合成途徑最為顯著 2條代謝通路 中共注釋到 36 種代謝物 其中有 24 種代謝物顯 著變化 差異物注釋見表2 有 11 種差異代謝物 隨著栽培模式的變化呈上升趨勢 包括根皮素 芹菜素 香橙素 二氫山柰酚 牡荊素 2 O 葡萄糖苷等 有 13 種差異代謝物隨著栽培模 式的變化呈下降趨勢 包括橙皮素 柚皮素 柚皮素查耳酮 3 5 7 三羥基黃烷酮 短葉松 素 等 圖 7 差異代謝物KEGG富集圖 Fig 7 KEGG enrichment map of differential metabolite 紅色表示代謝物含量在試驗組中顯著上調(diào) 藍色表示代謝物被檢測到但未發(fā)生顯著變化 綠色表示代謝物含量在試驗組中顯著下調(diào) 圖 8 類黃酮生物合成以及黃酮和黃酮醇生物合成途徑通路圖 Fig 8 Diagram of flavoid biosynthesis and flavonol biosynthesis pathway 第 4 期沙榮雙等 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差異分析205 表 2 26 種差異物注釋表 Table 2 Annotable of 26 differences 物質(zhì)英文名CAS號分子式 短葉松素Pinobanksin 548 82 3 C15H12O5 高良姜素Galangin 548 83 4 C15H10O5 紫鉚素Butin 492 14 8 C15H12O5 根皮素Phloretin 60 82 2 C15H14O5 櫻桃甙Prunin 529 55 5 C21H22O10 柚皮苷Naringin 10236 47 2 C27H32O14 橙皮素Hesperetin 520 33 2 C16H14O6 柚皮素查耳酮 Naringenin chalcone 25515 46 2 C15H12O5 柚皮素Naringenin 480 41 1 C15H12O5 香橙素Dihydrokaempferol 480 20 6 C15H12O6 芹菜素Apigenin 520 36 5 C15H10O5 花旗松素Dihydroquercetin 480 18 2 C15H12O7 芹甙元 7 葡萄糖苷Cosmetin 578 74 5 C21H20O10 芹菜苷Apioside 26544 34 3 C26H28O14 野漆樹苷Rhoifolin 17306 46 6 C27H30O14 芹菜素 7 O 2 O 芹糖基 6 丙二酰 葡萄糖苷Apigenin 7 O 2 O apiosyl 6 Malonyl glucoside C29H30O17 山奈酚 3 O 蕓香糖苷Nictoflorin 17650 84 9 C27H30O15 異槲皮苷Isotrifoliin 21637 25 2 C21H20O12 槲皮素 3 O 桑布雙糖苷 Quercetin 3 O sambubioside 83048 35 5 C26H28O16 蘆丁Rutin 153 18 4 C27H30O16 白麻苷Baimaside 18609 17 1 C27H30O17 槲皮苷Quercitrin 522 12 3 C21H20O11 牡荊素 2 O 鼠李糖苷Vitexin 2 rhamnoside 64820 99 1 C27H30O14 牡荊素 2 O 葡萄糖苷Vitexin 2 O glucoside 61360 94 9 C27H30O15 矢車菊素 3 O 6 O 對香豆酰 葡萄糖苷Cyanidin 3 O 6 O p coumaroyl glucoside C30H27O13 飛燕草素 3 O 6 O 對香豆酰 葡萄糖苷Delphinidin 3 6 p coumaroyl glucoside C30H27O14 注 表示該物質(zhì)為原本物質(zhì)的同分異構(gòu)體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徑中的矢車菊素 3 O 6 O 對香豆酰 葡萄糖苷 飛燕草素 3 O 6 O 對香豆酰 葡萄糖苷發(fā)生顯著變化且均 下調(diào) 和理化結(jié)果相反 3 結(jié)論與討論 3 1 討論 化學(xué)成分分析結(jié)果表明 麻櫟樹附生的 3 年 生紫皮石斛的總花青素含量高于人工設(shè)施栽培種 植的 3 年生紫皮石斛 但總黃酮含量較低 表明 栽培模式可能影響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的合成和 積累 UPLC MS MS分析發(fā)現(xiàn) 栽培模式變化對 類黃酮 黃酮和黃酮醇生物合成途徑影響最大 有11種物質(zhì)上調(diào) 有13種物質(zhì)下調(diào) 其中根皮 素屬于二氫查耳酮的植物多酚 可起到保護植物 免受紫外線傷害的作用 7 在上調(diào)物質(zhì)中 柚皮 苷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包括抗氧化 抗癌 以及促進一些藥物在人體內(nèi)的吸收和代謝 等 8 高良姜素是一種活性抗菌成分 9 櫻桃苷可 在 D 葡萄糖苷酶的繼續(xù)作用下生成無苦味的柚 皮素和葡萄糖 10 櫻桃苷對中波紫外線導(dǎo)致的人 角質(zhì)細胞損傷有修復(fù)作用 11 野漆樹苷有抗氧化 作用 可消除一些自由基介導(dǎo)的細胞損傷 12 芹菜苷和芹菜素 7 O 2 O 芹糖基 6 丙 二酰 葡萄糖苷對植物的各種脅迫反應(yīng)有貢獻 13 芹菜素 7 O 葡萄糖苷具有抗炎作用 14 芹菜素 有抗炎作用 15 香橙素有清除氧自由基 抗病毒 等作用 16 上調(diào)的物質(zhì)多與紫皮石斛的抗逆性有 關(guān) 通過調(diào)整栽培模式 增加紫皮石斛中這些具 有保護和抗逆作用的物質(zhì)的合成 可以提高其抗 逆性 使其更能適應(yīng)各種逆境條件 在下調(diào)物質(zhì)中 橙皮素主要有抗氧化 抗炎 抑菌 抗纖維化 調(diào)控細胞凋亡進而對抗腫瘤的 藥理作用 柚皮素通過調(diào)節(jié)線粒體內(nèi)電子的流向 維持胞內(nèi)特定時間和特定區(qū)域適度的氧化壓力平 衡 17 短葉松素具有較好的抗氧化能力 18 紫鉚 素有抗氧化作用 19 山奈酚 3 O 蕓香糖苷具有 較強的抗炎 抗菌 抗病毒 抗氧化等作用 20 異槲皮苷可以抑制與氧化機制相關(guān)的多種酶活性 以維持氧化平衡 21 蘆丁是一種強抗氧化劑 能 抑制生物膜上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作用 清除 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 保護生物膜及亞細胞結(jié)構(gòu)的完 整性 起到明顯的抗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 22 槲皮苷 可有效抑制炎癥因子 23 花旗松素具有顯著的 206 西 南 林 業(yè) 大 學(xué) 學(xué) 報第 45 卷 抑菌 抗氧化作用 24 25 白麻苷具有抗氧化等 作用 26 紫皮石斛偏好在樹木下的巖石 樹干等自然 環(huán)境中生長 常伴生于苔蘚等植物間 27 在氣候 溫和 夏涼冬暖 高濕度且光線散射充足的亞熱 帶深山老林中生長極為適宜 28 栽培模式對紫皮 石斛黃酮類成分的合成與積累具有重要影響 通 過調(diào)整栽培模式 可以調(diào)控紫皮石斛的抗逆性 提高其在逆境條件下的適應(yīng)能力 3 2 結(jié)論 不同種植模式會導(dǎo)致紫皮石斛中黃酮類物質(zhì) 流向花青素類物質(zhì)的合成代謝 代謝組學(xué)分析發(fā) 現(xiàn)黃酮類有11種上調(diào)物質(zhì) 包括抗氧化劑 抗炎 物質(zhì) 抗菌物質(zhì)等 主要與紫皮石斛的抗逆性有 關(guān) 使其更能適應(yīng)逆境條件 下調(diào)物質(zhì)有13 種 主要與抗氧化 抗炎 抗菌 抗纖維化 調(diào)控細 胞凋亡等作用相關(guān) 這些物質(zhì)具有保護和抗逆作 用 可以幫助紫皮石斛適應(yīng)各種逆境條件 參 考 文 獻 沙鑫 基于ITS序列的PCR方法在鐵皮石斛鑒定中 的應(yīng)用研究 D 信陽 信陽師范學(xué)院 2015 1 熊麗萍 萬屏南 衷友泉 幾種石斛多糖的提取分 離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J 江西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 2006 4 55 56 2 楊惠云 芒市紫皮石斛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J 特種經(jīng)濟動 植物 2021 24 1 40 41 3 孫啟文 LED不同光質(zhì)對紫皮石斛組培苗光合特性 及生長的影響 J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 2013 7 10 12 4 劉超 張紹龍 黃家衛(wèi) 等 不同采摘時間和地域龍陵 紫皮石斛水浸出物和粗纖維含量變化分析 J 食品 安全質(zhì)量檢測學(xué)報 2017 8 5 1800 1804 5 孫苗苗 丁晴 李龍囡 龍陵產(chǎn)紫皮石斛不同加工方 式有效成分比較分析 J 海峽藥學(xué) 2022 34 2 42 44 6 梅建鳳 李靚 易喻 等 紫變青霉生物轉(zhuǎn)化根皮苷制 備根皮素的研究 J 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16 44 6 660 664 7 王經(jīng)韻 葉潤娟 何冰 柚皮苷抗紅細胞膜脂質(zhì)過氧 化作用研究 J 廣東藥學(xué)院學(xué)報 2017 33 2 195 197 8 熊遠果 郭咸希 宋偉 等 高良姜素丙烯酸樹脂納米 粒的制備及工藝優(yōu)化 J 中國藥師 2022 25 9 1551 1557 9 喬海鷗 丁曉雯 張慶祝 等 柑桔類果汁的脫苦技術(shù) J 飲料工業(yè) 2003 6 5 6 10 10 王藝 馮麗萍 黃李璐 等 UPLC Q Orbitrap HRMS 技術(shù)快速鑒定木芙蓉花化學(xué)成分 J 天然產(chǎn)物研究 與開發(fā) 2021 33 12 2042 2052 11 張旭倩 毛橘紅總黃酮對乙醇體外誘導(dǎo)脂肪變性L 02細胞的影響 D 廣州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xué) 2013 12 Yamashita M Fujimori T An S et al The apiosyl transferase celery UGT94AX1 catalyzes the biosyn thesis of the flavone glycoside apiin J Plant Physiology 2023 193 3 1758 1771 13 馮麗謙 斂瘍湯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 療效觀察 J 中國研究型醫(yī)院 2019 6 38 42 14 楊宗翰 LC MS鑒定豨桐制劑的化學(xué)成分及其抗類 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作用機制研究 D 杭州 浙江省醫(yī)學(xué) 科學(xué)院 2023 15 黃旭 王振 劉娟 等 玉米黃烷酮 3 羥化酶原核表 達條件對香橙素生成量的影響 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22 48 3 38 43 16 曾文峰 張發(fā)云 杜剛軍 等 柚皮素 新一代免疫調(diào)節(jié) 劑 J 生物化學(xué)與生物物理進展 2018 45 9 915 925 17 張迎陽 鄒林玲 陳文濤 等 S 8大孔樹脂 C18柱聯(lián) 用分離牡丹籽殼中短葉松素及抗氧化研究 J 食品 與發(fā)酵工業(yè) 2024 50 6 152 158 18 宋效慶 劉秀菊 牛德利 等 染料木素對骨代謝網(wǎng)絡(luò) 調(diào)控相關(guān)機制的研究進展 J 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xué)雜志 2016 30 4 243 246 242 19 李絲雨 基于 靶點預(yù)測 自噬凋亡 的祖卡木顆粒 及其藥味組合對AM作用研究 D 北京 北京中醫(yī) 藥大學(xué) 2020 20 李安林 郭瑛 趙文惠 等 不同采收期疏花薔薇果成 分積累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中國食品添加劑 2024 35 3 78 87 21 臧志和 曹麗萍 鐘鈴 蘆丁藥理作用及制劑的研究 進展 J 醫(yī)藥導(dǎo)報 2007 26 7 758 760 22 王洪玲 李丹 陳秋彤 等 藏藥刺柏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提高研 究 J 中藥與臨床 2021 12 3 34 38 23 荊立成 楊躍 楊闊 等 落葉松中花旗松素的提取 抑菌作用及其與白屈菜紅堿聯(lián)用協(xié)同抑菌作用機理 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24 45 1 128 136 24 張星艷 李新 李虎玲 等 花旗松素植物來源 提取 方法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 J 中草藥 2022 53 7 2214 2226 25 張娟 馮春艷 卿德剛 等 大葉白麻總黃酮中白麻苷 的藥代動力學(xué)研究 J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9 28 3 24 28 26 宋勃鵬 云南野生齒瓣石斛的引種馴化栽培技術(shù)探 索 J 智慧農(nóng)業(yè)導(dǎo)刊 2022 2 16 72 74 27 明興加 劉家保 鐘國躍 等 珍稀齒瓣石斛的生物學(xué) 特性及其野生資源保護 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1 30 6 24 27 43 28 責(zé)任編輯 劉永梅 第 4 期沙榮雙等 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差異分析207

注意事項

本文(2種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黃酮類物質(zhì)差異分析.pdf)為本站會員(magazine@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fù)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quán)所有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