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地區(qū)設施辣椒病毒病的發(fā)生及防治措施_趙海東.pdf
2024 6蔬 菜 辣椒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 占 蔬菜總栽培面積的 8 10 其中設施辣椒栽培面 積56 8萬hm 2 占辣椒總栽培面積的26 6 1 辣椒通 過設施栽培 能有效控制其栽培環(huán)境 避免冷空氣對 辣椒產(chǎn)生的危害 可以反季節(jié)和周年生產(chǎn) 最大限度 的提高單位面積的產(chǎn)量 2 增加收益 設施栽培是遼 東地區(qū)辣椒生產(chǎn)主要的栽培方式 但由于設施栽培 中環(huán)境密null 重茬連作及田間管理不當?shù)纫蛩?導致 多種病蟲害頻發(fā) 如病毒病 疫病 炭疽病 蚜蟲 薊 馬等 對辣椒的生產(chǎn)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其中 病毒 病是影響辣椒生產(chǎn)的主要病害之一 病毒病嚴重的 可使辣椒減產(chǎn) 20 50 甚至絕收 本文作者結合 遼東地區(qū)設施辣椒生產(chǎn)的實際情況 通過在鳳城 東 港等地研究實踐 從辣椒病毒病的病毒種類 發(fā)病原 因 危害癥狀及發(fā)生規(guī)律等方面進行闡null 通過采取 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 降低了病毒病對辣椒生產(chǎn)造 成的危害 提高了設施辣椒的品質和產(chǎn)量 增加了經(jīng) 濟效益 促進了遼東地區(qū)設施辣椒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1 危害設施辣椒生產(chǎn)的病毒種類 目前 我國已報道的辣椒病毒達 30 種 3 但受環(huán) 境 品種 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響 遼東地區(qū)發(fā)生侵 染辣椒的病毒種類主要有雀麥花葉病毒科黃瓜花葉病 毒屬的黃瓜花葉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煙草花葉病毒屬的煙草花葉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馬鈴薯病毒屬的馬鈴薯Y病毒 potato virus Y PVY 及馬鈴薯 Y 病毒組的辣椒斑駁病毒 pepper mottle virus Pep Mo V 煙草蝕紋病毒 tobacco etch virus TEV 等復合侵染 4 5 2 發(fā)病原因 2 1 高溫干旱誘發(fā)辣椒病毒病的發(fā)生 長時間在高溫干旱的環(huán)境下 辣椒生長和光合 作用受到影響 有利于病毒細胞快速且大量的克隆 復制 并且在高溫干旱或干熱風的氣候環(huán)境下 辣椒 葉片蒸發(fā)速度快 根系的水分不能及時供應 葉片長 時間處于脫水狀態(tài) 導致辣椒長勢弱 降低對病毒病 的抵抗力 從而加重病毒病 這是誘發(fā)病毒病的重要 內部因素 2 2 品種抗病性差加重辣椒病毒病的發(fā)生 辣椒品種不同 抗病毒病的能力也不同 有的辣 椒品種自身能控制病毒細胞的復制 抗病毒病 有的 品種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 不利于植株的生長 容易被 病毒侵染發(fā)病 2 3 田間管理不當導致辣椒病毒病的發(fā)生 連年耕作重茬導致病原菌不斷積累 益生菌受 到抑制 土壤黏重 板結 貧瘠等較差土壤環(huán)境 田間 水肥管理不當 定植前棚室病蟲害處理不徹底 田間 整枝打岔除草等農事和機械操作時造成辣椒植株傷 口消毒殺菌不及時 到位等 這些不利的因素會造成 遼東地區(qū)設施辣椒病毒病的 發(fā)生及防治措施 趙海東 劉家璇 李 寧 李 媛 周亞娜 王小芬 丹東農業(yè)科學院 遼寧鳳城118109 摘要 遼東地區(qū)設施辣椒病毒病的發(fā)生對辣椒的產(chǎn)量和品質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本文作者闡述了 辣椒病毒病的病毒種類 發(fā)病原因 為害癥狀及發(fā)生規(guī)律 并提出了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期為 生產(chǎn)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辣椒 病毒病 防治措施 遼東地區(qū) 基金項目 遼寧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 2023JH2 101300175 作者簡介 趙海東 1975 本科 助理研究員 從事蔬菜遺傳育種及栽培技術研究 E maiL zhaohaidong 001 204 蔬 菜 2024 6 辣椒根系生長不良 削弱辣椒的長勢 降低辣椒對病 毒病的抵抗性 從而加重辣椒病毒病的發(fā)生 2 4 多途徑帶毒傳播造成辣椒病毒病大面積擴散 發(fā)生 病毒在辣椒體內能夠自我克隆增加數(shù)量 雖然 不能隨空氣 流水等進行傳播 但通過多種途徑帶毒 傳播會造成病毒病大面積擴散暴發(fā) 2 4 1 昆蟲帶毒傳播 病毒通過蚜蟲 飛虱 薊馬等 昆蟲進行傳播 蚜蟲通過刺吸式口器吸允到病株葉 肉病毒的汁液 攜帶汁液傳播給其他植株 遼東地區(qū) 設施辣椒栽培從 6 月下旬開始 隨著溫度越來越 高 蚜蟲的繁殖與遷飛能力會在高溫干旱的氣候條 件下增強 從而提高田間發(fā)病率 該時期對辣椒的危 害最重 2 4 2 種子帶毒傳播 種子通常表皮帶毒 種子內 部 種胚 一般不帶毒 病毒傳給胚芽和幼苗的傳播 概率很低 所以 外種皮病毒是主要侵染來源 通過 移栽 定苗等農事操作的方式 或土壤中的病毒侵入 損傷的種子 導致健康幼苗帶毒 2 4 3 土壤及病殘體傳播 病毒在土壤中和染病的 葉 根等植株病殘體上可長時間存活 由于土壤滅菌 殺毒不徹底 或植株殘體和雜草處理不干凈 病原體 在溫度適宜的時候萌發(fā) 定植時 病毒通過翻耕 起 壟等機械操作傳播到健康植株上 從而使健康植株 染病 2 4 4 田間操作傳播 田間操作也是病毒傳播的主 要方式 帶毒辣椒植株田間發(fā)病后 通過嫁接 定植 整枝 打岔 疏花疏果 除草等農事操作和機械操作 或帶毒葉片之間的互相摩擦 傳播病毒病 3 為害癥狀 3 1 花葉型 花葉是辣椒植株上出現(xiàn)最早 最普遍的癥狀 輕 型花葉 新葉明脈 病葉略微褪綠 可見濃綠和淡綠 相間斑駁 重型花葉 黃綠相間的花葉 辣椒病葉皺 縮不舒展 泡狀斑 葉面凸null不平 葉片硬厚 邊緣上 卷 幼葉生長緩慢 黃化 心葉 嫩葉明顯變黃 上黃 下綠 有時整株或局部也有較多黃葉 出現(xiàn)落葉現(xiàn)象 3 2 壞死條斑型 病株生長點四周莖上生褐色條斑 主脈呈褐色 或黑色條狀壞死 并沿葉脈蔓延到側枝 莖稈 枝條 上表現(xiàn)條紋狀斑 維管束變褐 莖基部表皮變褐壞 死 嚴重時整株null死 3 3 葉畸形和叢簇型矮化 感病植株變形 葉緣向上卷null 葉片變窄呈線 狀 形null柳葉 上部節(jié)間變短 明顯null縮呈叢簇狀 植 株生長緩慢或不生長 3 4 果實畸形 感病果 出現(xiàn)深綠色相間不規(guī)則形輕 重斑紋 或紅褐色 深褐色壞死斑 果實凸null不平畸形 又小 又硬 化學成分失調 內在質量下降 損害果實的商 品性狀及產(chǎn)量 4 發(fā)生規(guī)律 遼東地區(qū)設施辣椒栽培方式是早春茬冷棚栽培 和越冬茬冬溫室栽培 病毒病主要在植株抗病比較 弱的育苗期和定植期發(fā)生 早春茬冷棚栽培在 2 月 末冬溫室內播種育苗 4 月中下旬定植 越冬茬冬溫 室栽培在6 7月播種育苗 8 9月定植 辣椒苗期 植 株小 抗性低 且幼苗移栽 定苗 嫁接等農事操作 多 加大了病毒接觸傳染的概率 定植后 由于在緩 苗期根系發(fā)育不好 植株生長比較弱 對外部高溫的 生長環(huán)境適應性差 此時蚜蟲 飛虱等昆蟲處于高發(fā) 時期 容易造成病毒病發(fā)生和傳播 經(jīng)多年調查 早 春茬冷棚栽培在 6 7 月 越冬茬冬溫室栽培在 9 月 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病毒病發(fā)生 5 防治措施 5 1 農業(yè)防治 5 1 1 選擇抗病品種 選擇優(yōu)良的抗病品種是解決 病毒病的主要途徑 目前 抗病較好的尖椒品種有 丹椒 9 號 丹椒 11 巴萊姆等 團椒有丹椒 7 號 格里菲等 5 1 2 種子消毒 辣椒種子在播種前 如果沒有經(jīng) 過消毒處理 種子自身攜帶的病毒就會成為辣椒病 害初侵染源 因此 播前種子消毒是預防辣椒病毒 病發(fā)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播前將種子用紗布包好 先用 清水浸種 4 h 撈出后用 10 磷酸三鈉溶液浸種 15 20 min 或用 55 58 溫水浸種 15 min 為使種子受 熱均null 要不斷攪拌 6 這些措施均可有效殺死種皮 上的病原體 5 1 3 定植前棚室消毒 冬溫室夏季高溫悶棚及冷 棚藥劑熏蒸消毒 可以殺滅土壤 殘留植物根 葉 等病殘體和蚜蟲 飛虱等蟲源 是預防辣椒病毒病 發(fā)生的關鍵措施之一 7 辣椒冬溫室悶棚前 每畝施 5 000 kg 腐熟農家肥 深粑null耕后澆足水 在土壤表 面覆蓋透明null料薄膜 關null所有通風口及門窗 蓋上 205 2024 6蔬 菜 棚膜悶棚 遼東地區(qū)高溫悶棚 從 7 月中下旬 大暑 節(jié)氣 溫度高時開始 時間不低于 15 d 溫度越高殺 蟲殺菌效果越好 辣椒早春茬冷棚栽培 在定植前5 10 d 進行棚室熏蒸消毒 每畝用 3 異丙威 噠螨靈 煙霧劑 300 400 g熏蒸 密null24 h 能有效殺死飛虱 螨蟲 蚜蟲等蟲卵 5 1 4 加強田間管理 辣椒定植時選擇壯苗 對于 發(fā)病的植株 直接拔除 及時清除棚室周邊雜草和殘 枝病葉 消除感染源 辣椒苗期及生長采收期 進行 嫁接 定植 吊null 打杈 采收等農事操作時 注意無 毒操作 避免傳播病毒 同時 通過設施加蓋遮陽網(wǎng) 和合理澆水 可以避免高溫干旱 在肥料使用方面 增施腐熟有機肥 微生物菌肥 菌劑 控制氮肥的施 用量 合理配施磷肥 鉀肥及鋅 鎂等微量元素肥 優(yōu) 化土壤環(huán)境 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微生物菌群 促進辣 椒正常發(fā)育生長 預防早衰 增強辣椒植株自身的抗 病毒能力 5 1 5 合理輪作 間作 采用辣椒與非茄科作物輪 作 間作 能減少病毒來源和傳染 還可以改善土壤 環(huán)境 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有效減少病毒病 的發(fā)生 5 2 物理防治 防治蚜蟲 飛虱 薊馬等昆蟲傳播 采取人工捕 捉或者利用昆蟲的趨黃 趨藍等特性 在棚室內懸掛 黃板 藍板等方式誘蟲 殺蟲 懸掛高度應高于辣椒 頂部葉片 15 cm 左右 每畝懸掛 25 cm 30 cm 的色 板 30 塊 并且隨著植株的生長不斷調節(jié)懸掛高度 從而降低蟲口密度和病毒傳播率 8 或在棚室通風口 和入口處覆蓋防蟲網(wǎng) 也可有效null離遷飛昆蟲傳播 但遼東地區(qū)辣椒冷棚栽培 適于 5 6 月覆蓋防蟲網(wǎng) 在7 8 月覆蓋 不利于通風降溫 會影響植株生長 5 3 生物防治 在不施用任何農藥的前提下 利用煙粉虱 蚜 蟲 薊馬等昆蟲的主要天敵進行防治 如麗蚜小蜂 瓢蟲 捕食螨等 5 4 藥劑防治 辣椒病毒在植物細胞中存在并不斷復制 由于 化學及生物藥劑不能進入細胞直接殺死病毒 因此 只能利用植物增抗劑 病毒鈍化劑和病毒抑制劑等 藥劑 9 10 進行噴施 促進植株生長 抑制病毒 緩解病 情 還可利用藥劑殺滅蚜蟲 薊馬 飛虱等昆蟲阻斷 病毒傳播途徑 以上措施均需提前預防 并在辣椒不 同發(fā)病時期有針對性地選擇有效藥物及時施藥防治 表1 參考文獻 1 張愛民 設施辣椒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J 農業(yè)工程技術 2020 40 16 21 28 2 賈倩 遼寧設施蔬菜綠色生產(chǎn)關鍵技術應用研究概況 J 蔬 菜 2018 8 28 31 表 1 不同時期病毒病防治種類及藥劑施用方法 防治種類 不同時期防治方法及施用藥劑 害蟲防治 藥劑拌種 60 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按照藥種比 1 200 拌種 土壤處理 每畝 5 吡蟲啉顆粒劑或 4 噻蟲嗪顆粒劑 1 500 g 拌 15 kg 有機肥均null撒施 藥劑葉面噴施 用 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 4 000 倍液 40 啶蟲脒null油 2 500 倍液 10 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或 70 吡蚜酮可濕性粉劑 2 000 倍液等葉面噴霧 每 5 7 d 噴 1 次 連續(xù)噴 2 3 次 病毒病防治 辣椒植株發(fā)病前用病毒鈍化劑 6 烷醇 硫酸銅可濕性粉劑 60 g 畝 20 嗎啉胍 null銅水劑 500 倍液等 和植 物增抗劑 30 毒氟磷可濕性粉劑1 500倍 5 氨基寡糖素水劑500 800倍液 0 5 香菇多糖水劑100 200 mL 畝 6 低聚糖素 800 倍液等 葉面噴霧預防 每 7 10 d 噴 1 次 連續(xù)噴 2 3 次 辣椒植株發(fā)病后用病毒病抑制劑 50 氯null異氰尿酸可溶粉劑 40 g 畝 20 嗎呱 null酸酮可溶粉劑 300g g 畝 8 寧南霉素水劑 800 倍液 20 鹽酸嗎啉胍可溶粉劑 100 200 g 畝等 葉面噴霧防治 視病情每 5 7 d 噴 1 次 連續(xù)噴 2 3 次 3 樊春艷 王秋null 呂null 等 黑龍江省辣椒主要病害的發(fā)生與防 治 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6 10 100 101 4 張竹青 辣椒病毒病研究 D 長沙 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9 5 null沛 湯null菲 雷艷 等 辣椒病毒病研究進展 J 湖南農業(yè)科 學 2015 7 151 154 6 程太俊 張峰 逯愛民 淄博地區(qū)日光溫室西葫蘆病毒病的發(fā) 生及防治措施 J 農業(yè)科技通訊 2022 4 291 293 7 劉劍珍 高溫悶棚消毒技術的應用 J 現(xiàn)代農業(yè) 2017 9 30 8 李null 安德榮 捕殺特黃板對煙蚜及煙田蚜傳病毒病防治效 果的研究 J 中國煙草學報 2010 16 2 70 72 9 李江瑩 羅秀蓮 施學明 等 煙草辣椒脈斑駁病毒病的發(fā)生與 防治技術研究進展 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23 20 65 68 10 毛芙蓉 王厚繼 潘博 等 辣椒病毒病的發(fā)生和防治 J 南 方農業(yè) 2019 24 35 36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