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不同栽培措施對六盤山地區(qū)甘藍高效生產的影響.pdf

  • 資源ID:15632       資源大?。?span id="sqwcgkn" class="font-tahoma">706.92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不同栽培措施對六盤山地區(qū)甘藍高效生產的影響.pdf

不同栽培措施對六盤山地區(qū)甘藍高效生產的影響 葉 林 1 2 穆曉國 1 高 虎 1 李???1 高富成 1 張 瑩 1 1 寧夏大學葡萄酒與園藝學院 銀川 750021 2 寧夏設施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銀川 750021 摘 要 六盤山地區(qū)甘藍生產的高效栽培措施尚未明確 不利于甘藍產業(yè)向高效化和標準化生產方式發(fā)展 該研究以 中甘15 為試驗材料 以地膜光照透過率 起壟高度及移栽苗齡為試驗因素 進行了3因素3水平二次回歸正交試驗 分析了不同因素對土壤綜合環(huán)境指數(shù)和甘藍產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 地膜光照透過率和移栽苗齡交互作用對土壤環(huán)境綜 合指數(shù)的影響顯著 P 0 05 其他因素交互影響不顯著 起壟高度與地膜光照透過率 地膜光照透過率和移栽苗齡 交互作用對產量影響顯著 P 0 05 經響應曲面分析及多目標優(yōu)化 當起壟高度為30 cm 地膜光照透過率為80 苗齡為39 d時 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和甘藍產量最優(yōu) 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為7 79 甘藍產量為86 51 t hm2 研究結果可為 有效改善土壤環(huán)境 提高甘藍產量 促進甘藍產業(yè)標準化和機械高效化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土壤 理化性質 甘藍 地膜 起壟 苗齡 產量 doi 10 11975 j issn 1002 6819 202305094 中圖分類號 S513 S27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2 6819 2023 13 0089 07 葉林 穆曉國 高虎 等 不同栽培措施對六盤山地區(qū)甘藍高效生產的影響 J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23 39 13 89 95 doi 10 11975 j issn 1002 6819 202305094 http www tcsae org YE Lin MU Xiaoguo GAO Hu et al Optimization study on the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asures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cabbage in Liupanshan of Ningxia Region in Chin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23 39 13 89 9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 11975 j issn 1002 6819 202305094 http www tcsae org 0 引 言 甘藍是中國蔬菜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蔬菜供應與出 口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1 甘藍栽培面積廣 各栽培區(qū) 特色鮮明 寧夏六盤山地區(qū)具有獨特的冷涼氣候條件 產出的蔬菜口感好 品質高 已形成特色鮮明 品牌知 名度高的 六盤山 冷涼蔬菜產業(yè) 2 但當?shù)馗仕{種植 農機農藝融合程度低 沒有明確的栽培標準 滯緩甘藍 產業(yè)標準化與規(guī)模化發(fā)展 有研究表明 起壟高度 覆蓋材料等因素均會影響 根區(qū)溫度 進而影響作物產量 3 4 在馬鈴薯的不同覆膜 以及起壟高度栽培中發(fā)現(xiàn) 覆白色地膜馬鈴薯的產量要 高于黑色地膜 同時 當壟高為25 cm時 產量最高 5 6 黃瓜起壟20和40 cm栽培條件下 產量均明顯比平 地提高15 左右 7 甜椒不同起壟栽培試驗發(fā)現(xiàn)高壟還 有助于地上部生物量的積累 甜椒在壟高為15 cm時產 量最高 8 9 由此可以說明 起壟可以促進作物增產 起 壟高度還需根據(jù)作物類型進行調整 此外 影響作物生 長環(huán)境的因素還有地膜透光強弱 不同透光率的地膜對 覆膜作物產量也會產生較大影響 其中透光率最高的為 白色地膜 其次是套色膜 黑膜透光率最低 黑 白地 膜在生產中應用最廣 從相關研究報道來看 不同作物應 用地膜的生產效果存在差異 草莓和油菜白膜覆蓋作物 的產量較高 10 11 玉米和甘薯等作物應用黑膜的增產效 果比較明顯 12 13 在起壟和覆膜這兩種農藝措施的研究 中 甘藍的栽培壟高一般為0 12 15 20 30 cm 14 16 甘藍以及其他蔬菜覆膜種類主要為黑 白聚乙烯地 膜 17 18 但覆蓋白膜存在雜草長勢旺盛的問題 而黑白雙 色膜有很好的抑草作用 同時不影響作物產量 19 目前在 蔬菜上的應用較少 展開該膜的相關研究很有必要性 幼苗移栽作為生產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其大小及長勢 強弱將會影響移栽成活率以及機械移栽效率 甘藍移栽 苗齡一般在30 40 d 20 21 同樣針對機械移栽甘藍幼苗 大小的研究中 32 44 d的甘藍苗齡能適應高度機械化 作業(yè) 并保證移栽的成活率 因此 苗子株型在移栽機 栽植器投喂范圍內均可行 22 移栽幼苗太小容易覆土太 松或太深 導致緩苗時間久 長勢弱甚至死苗 移栽太 晚 根系容易老化 也會導致緩苗時間長長勢弱的問題 所以 明確適宜的甘藍幼苗移栽苗齡 將有利于農機農 藝的高效融合 為了實現(xiàn)六盤山地區(qū)甘藍農機農藝融合高效生產的 目標 本試驗基于以上分析 對不同栽培措施對甘藍生 長土壤綜合環(huán)境以及甘藍產量的影響進行研究 以明確 適宜六盤山地區(qū)農機農藝高度融合的甘藍栽培措施 收稿日期 2023 05 13 修訂日期 2023 06 27 基金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2021YFD1600300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2021BBF02006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引才專項 2021BEB04064 寧夏高等學校一流學科建設 NXYLXK 2017B03 作者簡介 葉林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為設施園藝及蔬菜逆境生理生態(tài) 等 Email yelin 3993 第 39 卷 第 13 期 農 業(yè) 工 程 學 報 Vol 39 No 13 2023 年 7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uly 2023 89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22年5月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黃家川村冷 涼蔬菜基地進行 供試甘藍品種為 中甘15 以起壟高 度 地膜光照透光率和移栽苗齡為試驗因素 各處理重 復3次 18個小區(qū) 小區(qū)面積為30 m2 1 m 30 m 各小區(qū)隨機排列 試驗田以300 kg hm2三元復合肥作為 底肥 壟寬設置為60 cm 株 行距分別為30 40 cm 采用覆膜及滴灌的栽培模式 在甘藍蓮座期及結球期由 水肥一體機分別施入高氮型水溶肥75和150 kg hm2 灌 水等其他管理一致 7月24日進行甘藍采收 本試驗所使用起壟覆膜機型號為YSLM 60 無錫悅 田農業(yè)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移栽機型號為2ZB 4 寶 雞市鼎鐸機械有限公司 1 2 試驗設計 已有研究表明適合機械移栽甘藍的壟高在0 30 cm 范圍內 14 16 在寧夏及氣候條件相似的甘肅地區(qū)甘藍栽 培中 平畦產量最高 其次是15 cm壟高 23 26 同時經 過對西吉甘藍種植制度的調研 當?shù)仄饓鸥叨儒e雜 絕 大多數(shù)的壟高在15 cm左右 因此 選取15 cm作為響 應曲面試驗中起壟高度的中心點 適合機械移栽的甘藍幼苗在30 44 d苗齡 22 27 29 但是對于甘藍生長發(fā)育情況的優(yōu)劣少有報道 潘永飛 等 29 研究表明 移栽苗齡為30 d的甘藍產量最高 其 次是40 d 西吉當?shù)馗仕{幼苗一般在35 d左右開始移 栽 因此 選取35 d的苗齡作為響應曲面中移栽苗齡的 中心點 胡立軍等 30 在甘藍覆膜研究中表明 覆蓋相同厚度 白色透明地膜的甘藍產量最高 其次是白色降解地膜 測得白色地膜光照透過率為80 15 滲水膜光照透過率 為9 89 套色膜黑 白比例為1 1 視白色透明地膜與 黑色滲水地膜光照透過率之和的平均值為套色膜光照透 過率45 02 地膜厚度均為0 01 mm 光照透過率取整 因此本試驗中以光照透過率為45 為響應曲面試驗中光 照透過率的中心點 本試驗采用3因素3水平設計方法 表1 設置 3個起壟高度 0 15 30 cm 3種地膜光照透過率 10 45 80 3個幼苗移栽苗齡 30 35 40 d 利用Design Expert軟件的Box Behnken試驗原理設計 了17組試驗 表 1 試驗因素編碼 Table 1 Test factor codes 水平 Level 起壟高度 Ridge height cm 光照透過率 Light transmittance 移栽苗齡 Transplanting seedling age d 1 0 80 30 0 15 45 35 1 30 10 40 1 3 試驗指標 1 3 1 土壤理化性質及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 地膜光照透過率和起壟高度對土壤溫度有直接調節(jié) 作用 并間接影響土壤化學性質 因此 本試驗需測定 土壤理化性質 其中土壤溫度使用RC 4型地溫計對實 時溫度進行記錄 每個處理布置 3個測溫點 最終對 各測溫點數(shù)據(jù)進行平均值計算 使用環(huán)刀對土壤取樣 通過烘干前后的干鮮重計算土壤含水量 參考張芳等 31 試驗中的方法測定土壤速效氮 速效鉀 速效磷 全氮 以及有機質含量 各處理做9次重復 并最終取各指標 的平均值 作為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計算的環(huán)境因子 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S為 32 S X1 X1 X2 X2 Xn Xn 1 X1 X7 式中n 1 2 7 X1 Xn分別為土壤溫度 含水量 速效氮 速效鉀 速效磷 全氮及有機質含量指標實測 值 為不同處理的同類土壤溫度 含水量 速效 氮 速效鉀 速效磷 全氮及有機質指標的平均值 1 3 2 甘藍產量 各處理剔除外觀形態(tài)最大和最小的甘藍 選取9株 大小適中的甘藍 使用精度0 1 g的天平進行稱量 9株 甘藍質量總和除以株數(shù) 得到每株甘藍平均質量 根據(jù) 每公頃栽培甘藍株數(shù)與甘藍平均質量的乘積 得出每公 頃甘藍產量 1 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xcel 2010整理數(shù)據(jù) 采用Design Expert 8 0 6 Trial進行響應曲面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 1 模型構建 對表2不同處理土壤溫度 土壤含水量及速效鉀等 指標進行土壤環(huán)境因子綜合指標計算 運用Design Expert軟件進行多元擬合與回歸分析 利用Design Expert軟件對表3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標及 產量進行擬合與回歸分析 得到與起壟高度 地膜光照 透過率以及甘藍幼苗移栽苗齡之間的響應回歸模型分 別為 S 6 65 0 33A 0 013B 0 14C 0 10AB 0 12AC 0 31BC 0 28A2 0 33B2 0 29C2 2 Y 72 14 1 49A 0 68B 19 4C 4 09AB 2 03AC 2 27BC 2 38A2 6 20B2 4 50C2 3 2 2 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判定模型的擬合準確度及各因素對甘藍 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的影響主次順序 利用Design Expert8 0 6軟件對表3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進行方差分析 和三元二次回歸分析 90 農業(yè)工程學報 http www tcsae org 2023 年 表 2 不同處理土壤環(huán)境因子及綜合指數(shù) Table 2 Soi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ombined indicators for different treatment A B C 溫度Temperature 土壤含水量Soil water content 速效鉀Avail K mg kg 1 速效磷Olsen P mg kg 1 速效氮Alkali N mg kg 1 有機質Organic matter g kg 1 全氮Tottal N g kg 1 1 1 1 20 60 10 00 55 10 17 15 13 07 8 74 0 74 1 0 0 19 40 9 40 56 10 23 64 19 60 12 42 0 68 1 1 1 19 60 9 80 60 38 45 89 25 20 11 19 0 52 0 1 1 20 70 9 30 65 58 17 29 29 33 10 76 0 59 0 0 0 19 40 8 90 63 02 26 08 16 81 11 05 0 54 0 1 1 20 10 9 10 64 34 29 43 18 67 9 17 0 61 1 1 1 21 00 7 70 57 74 22 60 24 27 11 41 0 55 1 0 0 19 90 9 50 59 06 28 91 21 47 12 43 0 56 1 1 1 20 90 8 10 56 43 31 07 18 67 18 21 0 61 1 1 1 20 40 9 40 55 11 26 31 26 13 18 64 0 64 1 0 1 19 70 8 70 56 43 25 34 19 62 14 59 0 68 0 0 1 19 70 9 80 60 38 19 73 19 67 10 69 0 59 0 1 1 19 00 8 40 64 34 20 47 20 53 11 56 0 62 注 A B C分別為起壟高度 地膜光照透過率 移栽苗齡的水平值 1 0 1分別為起壟高度 地膜透光率 移栽苗齡的水平值 下同 Note A B and C are the horizontal values of the ridge height mulch light transmittance and transplanting seedling respectively 1 0 and 1 are the horizontal values of the ridge height mulch light transmittance and transplanting seedling respectively The same below 表 3 不同處理的甘藍產量與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結果 Table 3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cabbage yield and total indicators of soil environment for different treatment 試驗編號 Test No A B C 產量 Yield Y t hm 2 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 Combined soil environment indicators S 1 1 1 1 71 89 6 28 2 0 0 0 73 47 6 61 3 1 0 0 75 85 6 94 4 0 0 0 73 47 6 61 5 0 0 0 73 47 6 61 6 1 1 1 79 13 6 04 7 0 1 1 78 11 7 08 8 0 1 1 73 47 6 88 9 0 0 0 71 86 6 61 10 1 1 1 73 47 6 74 11 0 0 0 69 59 6 61 12 1 0 0 72 01 7 12 13 1 1 1 73 09 7 46 14 1 1 1 86 35 7 83 15 1 0 1 71 26 7 12 16 0 0 1 70 82 6 63 17 0 1 1 71 03 6 69 如表4所示 該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為0 90 且模型顯 著性檢驗中 F 6 9 P 0 01 說明回歸模型差異極顯 著 通過失擬性檢驗發(fā)現(xiàn) F 2 24 P 0 1 為不顯著 說明該模型擬合精度高 能夠準確反映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 數(shù)與起壟高度 地膜透光率 移栽苗齡之間的關系 可 用于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標的預測分析 對甘藍產量進行方差分析及回歸分析得出 回歸模 型的決定系數(shù)為0 91 且顯著性檢驗值F 8 26 P 0 01 有極顯著差異 通過失擬性檢驗可以表明 F 1 23 P 0 41 不具有顯著性 因此該模型與實際結果 有極高的擬合精度 能夠準確反應甘藍產量與起壟高度 地膜光照透過率 移栽苗齡之間的關系以及甘藍產量的 預測和分析 表 4 方差分析 Table 4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overall soil environment indicators 指標 Index 來源 Source 平方和 Sum of square 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om F P 土壤環(huán)境 綜合指數(shù) Total indicators of soil environment 模型 2 58 9 6 90 0 009 A 0 68 1 16 26 0 005 B 0 00 1 0 023 0 88 C 0 12 1 2 79 0 14 AB 0 02 1 0 37 0 56 AC 0 02 1 0 54 0 49 BC 0 37 1 8 91 0 02 A2 0 17 1 4 03 0 08 B2 0 15 1 3 64 0 10 C2 0 10 1 2 34 0 17 殘差 0 29 7 失擬項 0 29 3 2 24 0 27 誤差 0 00 4 總和 2 87 16 調整 R2 0 90 產量 Yield 模型 237 92 9 8 26 0 006 A 13 47 1 4 21 0 08 B 2 68 1 0 84 0 39 C 21 43 1 6 70 0 04 AB 24 04 1 7 52 0 03 AC 6 20 1 1 94 0 21 BC 19 77 1 6 18 0 04 A2 12 41 1 3 88 0 09 B2 52 08 1 16 28 0 005 C2 24 31 1 7 60 0 03 殘差 22 39 7 失擬項 10 76 3 1 23 0 41 誤差 11 63 4 總和 260 30 16 調整 R2 0 91 注 表示差異極顯著 P 0 01 表示差異顯著 P 0 05 Note indicates a highly significant variance P 0 01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variance P 0 05 第 13 期 葉 林等 不同栽培措施對六盤山地區(qū)甘藍高效生產的影響 91 2 3 響應面分析 2 3 1 土壤環(huán)境總體指數(shù)與各因素響應曲面分析 通過Design Expert軟件分析了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對 土壤環(huán)境上的影響 其中地膜光照透過率和移栽苗齡交 互作用對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的影響顯著 起壟高度和苗 齡 起壟高度和地膜光照透過率的交互作用對土壤環(huán)境 綜合指數(shù)影響不顯著 表4 圖1為地膜光照透過率 和移栽苗齡對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交互影響的響應曲面 當?shù)啬す庹胀高^率處于高透過率 苗齡越大 土壤環(huán)境 綜合指數(shù)越高 主要原因在于 當?shù)啬す庹胀高^率較高 時 土壤吸收的熱量增加 可以適宜的提高土壤溫度 這有利于養(yǎng)分的有效轉化 33 8 0 7 6 7 2 6 8 6 4 6 0 1 1 1 0 0 1 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 Combined soil environment indicators 移栽苗嶺Transplanted seedling age光照透過率 Light transmittance 圖1 交互作用對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的影響 Fig 1 Response surface of interaction effect on the combined soil environment indicators 2 3 2 甘藍產量與各因素響應曲面分析 通過Design Expert軟件分析了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對 甘藍產量的影響 其中起壟高度與地膜光照透過率交互 作用 地膜光照透過率和移栽苗齡交互作用對產量的影 響顯著 起壟高度和苗齡的交互作用對甘藍產量影響不 顯著 表4 圖2為地膜光照透過率和起壟高度對甘 藍產量交互影響的響應曲面 當起壟高度越低 地膜光 照透過率越低 圖2a 或起壟高度越高 地膜光照透 過率越高時 圖2b 甘藍產量呈增加趨勢 起壟高度 增加可以提高甘藍產量 這與前人在甜椒 9 黃瓜 34 大豆 35 上的研究結果相似 90 產量 Yield t hm 2 8580 7570 65 9095 產量 Yield t hm 2 8580 7570 65 1 0 1 a Y f A B 0 b Y f 0 B C 1 1 0 光照透過率 Light transmittance 1 1 0 移栽苗嶺 Transplanted seedling age 起壟高度 Rise height 1 0 1 光照透過率Light transmittance 圖2 交互作用對產量影響的響應曲面 Fig 2 Response surface of interaction effect on yield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起壟高度 地膜光照透過率對土 壤環(huán)境造成改變 改善田間小氣候而導致甘藍產量產生差 異 9 楊封科等 36 研究指出 不同壟高覆蓋黑色地膜土 壤中的養(yǎng)分含量均比矮壟覆蓋白色地膜土壤養(yǎng)分含量高 而本研究發(fā)現(xiàn) 覆蓋白色地膜的3個梯度壟高土壤養(yǎng)分 含量較高 3種不同覆膜土壤養(yǎng)分含量有著共同的變化 特征 即隨著起壟高度增加 同類膜下土壤養(yǎng)分含量增 加 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起壟高度和不同地膜改善了 土壤水熱條件 形成的土壤水分梯度使得養(yǎng)分在土壤表 層聚集 37 另一方面可能是水熱條件的改變使得養(yǎng)分有 效性增加 38 2 4 參數(shù)優(yōu)化 依據(jù)模型分析效果 利用Design Expert軟件對參數(shù) 進行優(yōu)化 為提高甘藍生長環(huán)境質量 應在保證土壤環(huán) 境綜合指數(shù)最優(yōu)的同時 甘藍產量達到最大 根據(jù)擬合 的模型以及回歸方程對變量區(qū)間進行計算 求得優(yōu)化后 各因素優(yōu)參數(shù)為 起壟高度為30 cm 地膜光照透過率 為80 苗齡為39 d 此時土壤環(huán)境綜合指數(shù)和甘藍產 量表現(xiàn)最佳 分別為7 79和86 51 t hm2 3 驗證試驗 通過響應回歸模型構建對甘藍栽培制度優(yōu)化 得出 了起壟高度 地膜光照透過率以及苗齡最優(yōu)參數(shù) 于 2022年12月15日在寧夏大學北校區(qū)日光溫室進行了驗 證試驗 以甘藍產量最高的試驗編號為6和14的處理組 合分別為對照1 CK1 與對照2 CK2 與優(yōu)化后的 試驗組合 T1 進行產量比較 通過驗證試驗 由表5 可知 優(yōu)化后的栽培制度組合T1甘藍產量較CK1高 3 1 具有顯著差異 與CK2無顯著差異 其原因在于 兩個處理組合的起壟高度 地膜光照透過率一致 苗齡 接近 這將為六盤山地區(qū)甘藍種植制度提供參考依據(jù) 加強農機農藝融合 加速甘藍產業(yè)向標準化發(fā)展 表 5 不同處理組合對甘藍產量的影響 Table 5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combinations on cabbage yield 處理 Treatments 起壟高度 Ridge height cm 光照透過率 Light transmittance 移栽苗齡 Transplanting seedling age d 產量 Yield t hm 2 CK1 0 10 40 67 14 1 85 b CK2 30 80 40 69 07 1 27 a T1 30 80 39 69 23 1 59 a 注 不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顯著性差異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different columns indicate significant variance 4 結 論 通過調整甘藍栽培壟高 地膜光照透過率和移栽苗 齡不同栽培措施 能有效改善土壤結構 提高土壤環(huán)境 綜合指數(shù) 甘藍產量明顯增加 通過響應曲面法優(yōu)化得 到的甘藍最佳栽培措施為 起壟高度30 cm 地膜光照 透過率為80 移栽苗齡在39 d 參 考 文 獻 任雪松 宋洪元 司軍 等 甘藍新品種 西園16號 J 園藝學報 2016 43 6 1213 1214 REN Xuesong SONG Hongyuan SI Jun et al A new cabbage cultivar Xiyuan 16 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16 1 92 農業(yè)工程學報 http www tcsae org 2023 年 43 6 1213 12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孫曉一 湯青 徐勇 等 寧南山區(qū)特色農業(yè)發(fā)展模式探 討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2 181 185 311 SUN Xiaoyi TANG Qing XU Yong et al Discussion on characteristic ageiculture development pattern in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er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3 20 2 181 185 3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 熊又升 徐祥玉 張志毅 等 壟作免耕影響冷浸田水稻 產量及土壤溫度和團聚體分布 J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 30 15 157 164 XIONG Yousheng XU Xiangyu ZHANG Zhiyi et al Influences of combing ridge and no tillage on rice yield and soil tempera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 in cold waterlogged field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 15 157 16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 馮軍 石超 Linna Cholidah 等 不同覆蓋類型下減量施 肥對油菜產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影響 J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9 35 15 85 93 FENG Jun SHI Chao LINNA C et al Effects of reduc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under different mulching types on yield and water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apeseed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9 35 15 85 9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 LI Q LI H ZHANG S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ryland potato in response to plastic film mulching on the Loess Plateau J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 Soil 2 Ningxia Facility Horticul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Cabbage has been widely cultivated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in each cultivation area The high output of vegetables can be found with better taste and high quality in Ningxia Liupanshan region with the unique cool climate conditions But it is unclear on the efficient farming of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cabbage in this region in order to promote efficient and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in the cabbage industry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modes on cabbage growth for the efficient agro mechanical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system Three tillage factors were also sele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llage practices including the starting height of monopoly light transmission rate of mulch and the age of cabbage transplanted seedlings A study plot was located in the Xiji region of Ningxia in China where drip irrigation was used to locally irrigate using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irrigation The various types of vegetables were previously cultivated with alkaline soils A 3 factor and 3 level quadratic regressi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80 45 and 10 mulch light transmittance 0 15 and 30 cm monopoly height as well as 30 35 and 40 d transplanted seedlings in the test plot with China Cabbage No 15 as the test variety Response surface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soil environment and the yield of cabbage using the Box Behnken model in Design Expert 8 0 6 Trial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the soil environmental index was foun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ch light transmissio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seedling age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of other factors The higher the age of the seedlings was the higher the overall soil environmental index was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yield were observed in the interaction of starting height with mulch light transmission rate mulch light transmissio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seedling age The yield of cabbage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a lower starting height and lower mulch light transmission rate or with a higher starting height and higher mulch light transmission rate Finally th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and multi objective optimization were utilized to adjust the monopoly height of cabbage cultivation ground film light transmissio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seedling age tillage A better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 in the soil structure and the comprehensive capacity of the soil environment leading to th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yield of cabbage The best tillage mode was optimized for cabbage production using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parameters was obtained at 30 cm of monopoly height 80 of the ground film light transmittance and 39 d of transplanted seedling age This treatment combination can be the best way of tillage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mechanical efficiency of the cabbage industry Keywords soil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cabbage monopoly mulch seedling age yield 第 13 期 葉 林等 不同栽培措施對六盤山地區(qū)甘藍高效生產的影響 95

注意事項

本文(不同栽培措施對六盤山地區(qū)甘藍高效生產的影響.pdf)為本站會員(magazine@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