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早春辣椒避雨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pdf
蔬 菜 2022 2 全州縣是廣西重要的辣椒產(chǎn)業(yè)大縣 常年種植 辣椒面積在 5 3 萬 5 8 萬畝 年產(chǎn)量達 3 8 萬 t 主產(chǎn) 地為白寶鄉(xiāng) 東山鄉(xiāng) 兩河鎮(zhèn) 枧塘鎮(zhèn) 才灣鎮(zhèn)和紹水 鎮(zhèn) 辣椒是該縣最重要的夏秋蔬菜之一 但全州縣地 處南方 春季低溫陰雨天氣多 易出現(xiàn)低溫危害 長 期雨水浸泡引起嚴重死苗的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 導(dǎo)致 產(chǎn)量不穩(wěn)定和種植風(fēng)險加大 為加快推進辣椒產(chǎn)業(yè) 向標準化 規(guī)模化 集約化方向高質(zhì)量發(fā)展 結(jié)合實 際情況 全州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在全州鎮(zhèn) 大西江鎮(zhèn) 石 塘鎮(zhèn)和紹水鎮(zhèn)分別進行了早春辣椒避雨棚栽培技術(shù) 試驗示范 并總結(jié)出配套栽培技術(shù) 1 播種前準備 1 1 育苗棚選擇 實行大棚套小棚雙層膜保溫育苗模式 先準備 一些竹木 薄膜 錘子等材料 根據(jù)大棚走向來定桿 頂部立竹竿來支撐 然后覆蓋薄膜 竹木大棚按高 2 2 m 跨度 4 0 m 長 20 m 的標準搭建 棚膜采用 0 08 mm 厚的聚氯乙烯無滴膜覆蓋 小棚搭建按高 0 5 m 跨度 1 2 m 的標準搭建 采用 0 04 mm 厚的聚 氯乙烯膜覆蓋保溫避雨 南方早春辣椒避雨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 作者簡介 蔣文艷 1976 女 助理農(nóng)藝師 從事農(nóng)作物栽培與技術(shù)推廣工作 E mail 13877398918 蔣文艷 1 鄧敏斯 2 王逢博 3 1 廣西全州縣大西江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 廣西全州 541513 2 廣西德??h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廣西德保 533700 3 廣西全州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廣西全州 541000 摘要 為解決桂北地區(qū)丘陵地形地貌春寒時間長 陰雨多 氣溫回升慢等對早春辣椒種植的影響 通過試驗示范早春辣椒避雨棚栽培技術(shù) 有效解決了因上述原因?qū)е碌睦苯返姑缢烂?生長不良 產(chǎn)量低和品質(zhì)差的問題 提高了產(chǎn)值和效益 筆者從育苗 整地起畦 定植 定植后管理 病蟲害防 治 采收等環(huán)節(jié)介紹了該技術(shù) 以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關(guān)鍵詞 早春辣椒 避雨 栽培技術(shù) 危害 比對照早成苗 12 15 d 14 4 操作方便投工投資小 利用畦埂作支架 節(jié)約了遮陽網(wǎng)支架拆建用工 和支架材料投資 利用畦寬和畦埂高度參數(shù)可搭建 離畦面高 15 20 cm 的遮陽網(wǎng) 14 5 減少澆灌降低成本 利用遮陽網(wǎng)覆蓋避免了強光照射 減少了水分 蒸發(fā) 遮陽網(wǎng)覆蓋比對照減少澆水次數(shù) 5 次 每畝減 少澆水用工 2 5 個 節(jié)約用電 45 度左右 附表 注 日最高時氣溫和地表溫度均為晴天 14 00 時的數(shù)據(jù) 附表 高溫期韭菜育苗遮陽網(wǎng)覆蓋與無遮陽網(wǎng)覆蓋 對照 效果比較 育苗方式 日高溫時 氣溫 日高溫時地 表溫度 出苗率 成苗率 覆蓋 30 d 苗高 cm 成苗天 數(shù) d 澆水間 隔 d 覆蓋 30 d 澆水數(shù) 次 每畝澆水 用工 個 每畝澆水 用電 度 遮陽網(wǎng)覆蓋 無遮陽網(wǎng)覆 蓋 對照 31 35 35 41 34 38 42 48 72 8 56 4 94 5 72 6 17 7 12 3 70 75 82 90 4 7 2 5 5 7 10 12 2 5 3 5 5 6 45 63 90 109 279 2022 2 蔬 菜 1 2 品種選擇 依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 飲食消費習(xí)慣及市場需求 合理選擇早熟 高產(chǎn) 抗病性強 耐低溫弱光和商品 性好的優(yōu)良辣椒品種 全州縣大面積種植的大棚辣 椒品種有線椒 螺螄椒及本地七星椒等 1 3 整地做畦 苗床地要深耕細耙整平 達到土壤細碎 畦面平 整 并去除雜草 每畝施入腐熟農(nóng)家肥 250 kg 或生 物有機肥 300 kg 鈣鎂磷肥 100 kg 生石灰 50 kg 與 土壤充分拌勻 再起畦 一般畦寬 1 2 1 5 m 畦高 0 2 m 溝寬 0 5 m 1 4 配制營養(yǎng)土 營養(yǎng)土由菜園土和腐熟農(nóng)家肥按 6 4 比例混合 配制而成 菜園土以種過蔬菜或豆類作物的表層沙 壤土最好 忌用前茬為茄科作物的土壤 然后鋪在 苗床上 表面營養(yǎng)土厚 2 3 cm 用 30 惡霉靈水劑 1 000 倍液噴施床面進行土壤消毒 2 播種 每畝大田需辣椒種子 30 50 g 在 9 月底至 10 月 初 播前先將種子倒入 50 55 熱水中不斷攪拌 保 持恒溫浸泡 10 15 min 待冷卻后再在常溫下繼續(xù)浸 種 6 8 h 然后撈起晾干 用 500 倍液的 0 5 硫酸銅 或 50 多菌靈溶液浸種 10 15 min 用清水淘洗晾干 后即可播種 播種前先將苗床澆透水 然后用 500 倍 的 50 多菌靈或 70 甲基托布津溶液噴灑進行畦面 消毒 待底水全部滲入苗床后即可播種 種子拌細土 后均勻播到畦面 再覆蓋 0 5 1 0 cm 厚的細土或營 養(yǎng)土 最后用地膜覆蓋畦面 3 播種后管理 3 1 溫度管理 播種后棚內(nèi)溫度以白天 28 30 夜間 18 20 為宜 7 d 左右即可出苗 在幼苗出齊后及時揭去地 膜 2 片子葉展平后 在白天揭去地膜增加光照 同時 需要降溫 白天保持 23 25 夜間 15 17 3 2 水分管理 辣椒幼苗細弱 水分蒸騰少 以保持苗床土壤濕 潤為宜 根據(jù)土壤墑情 在苗床過濕時要加強通風(fēng)排 濕 并可向苗床撒施干細土 撒施厚度為 0 5 cm 部 分幼苗中午出現(xiàn)萎蔫缺水時 應(yīng)選晴天中午及時進 行苗床澆水 確保幼株根部周圍的土壤濕潤 4 分苗 在 11 月中旬 幼苗長至 2 葉 1 心或 3 葉 1 心時 分苗 采用單株分苗法 分苗前一天要澆足 起苗 水 選擇晴天上午 10 00 至下午 3 00 進行 用營養(yǎng) 缽或紙袋分苗為好 起苗時盡量少傷根 一次起苗不 能太多 要隨起隨栽 注意遮陽 避免秧苗失水太多 株行距為 8 10 cm 淺栽 分苗后要澆足定根水 緊扣 棚門達到保溫保濕促緩苗 5 分苗后管理 溫度管理 要保持適宜的溫度 分苗 7 d 內(nèi)要 保持棚內(nèi)溫度白天 28 30 緩苗后要降低氣溫 白 天 20 25 夜間 15 17 為宜 棚內(nèi)溫度高于 30 適 當揭膜通風(fēng)降溫 在 l2 月至翌年 1 月 保持棚內(nèi)溫度 白天 20 25 夜間 10 15 當外界氣溫低于 0 時 在小棚上覆蓋稻草或雙層膜保溫 水肥管理 分苗 后到緩苗前不進行澆水 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對于苗 土失水變干的選擇晴天上午小水勤噴 幼苗定植前 15 20 d 可結(jié)合澆水追施一次 0 2 硫銨或 0 2 磷 酸二銨葉面肥 光照管理 分苗后的 1 2 d 白天中 午前后保持中等強度光照 當光照較強時應(yīng)用遮陽 網(wǎng)進行遮陽 蹲苗 在翌年 2 月上旬幼苗有 l0 片真 葉時 要控水 控肥 控溫進行蹲苗 并逐漸加大通風(fēng) 量進行煉苗 在定植前 1 2 d 對幼苗噴施 50 氧氯 化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或 64 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預(yù)防疫病和灰霉病 6 定植前準備 辣椒忌連作 前茬作物以水稻或非茄科蔬菜為 好 深耕整地的同時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 2 500 kg 或生物有機肥 300 kg 鈣鎂磷肥 100 kg 三 元復(fù)合肥 N P K 含量各 15 50 kg 生石灰 100 kg 以南北方向做畦 畦面寬 2 m 畦溝寬 0 5 m 畦高 0 4 m 在畦面中間開一條寬 0 3 m 深 0 2 m 的小溝 一廂分成兩畦 7 搭建避雨棚 7 1 材料準備 避雨棚是由拱架竹片 鐵絲 塑料薄膜等搭建而 成 竹片大多采用多年生的毛竹制作 一般長 4 m 寬 4 5 cm 厚 1 2 cm 塑料薄膜選用幅寬為 4 m 厚 0 04 cm 的聚氯乙烯無滴膜 7 2 搭棚 避雨棚采用南北走向搭建 有利于采光和通風(fēng) 首先將拱架竹片的兩端直接插入種植畦兩側(cè) 插入 土深 20 25 cm 棚高為 1 5 m 跨度為 2 m 拱架之間 距離為 1 0 1 5 m 棚頂用竹竿和鐵絲綁緊作支架 并 280 蔬 菜 2022 2 分別在每個棚架的兩端距 1 0 1 5 m 處各埋入 1 個 地錨鉤 再拉一道粗鐵絲將地錨鉤和拱架頂部連結(jié) 以鞏固棚架 增強抗風(fēng)吹和抗雪壓能力 7 3 蓋膜 薄膜展開拉直覆蓋于棚架上 用繩子壓實綁緊 固定在兩側(cè)的地錨鉤上 達到穩(wěn)固牢實 8 定植 大棚辣椒的安全定植期為棚內(nèi) 10 cm 地溫穩(wěn)定 在 12 以上 早春辣椒定植時外界氣溫低 宜選擇 2 月中旬的晴天定植 開溝澆水 穩(wěn)苗栽植 采取單株 定植栽培 株距為 35 40 cm 行距為 40 45 cm 每畝 定植 3 000 株左右 定植的深度不埋沒子葉為宜 種 植后及時澆定根水 減少揭棚次數(shù) 促進增溫保濕 9 定植后管理 9 1 溫度管理 定植后 10 d 內(nèi)不通風(fēng) 要及時封閉避雨棚 確保 無漏風(fēng)口 白天保持溫度 22 30 夜間 15 以上 在 緩苗后開始通風(fēng) 晴天中午棚內(nèi)氣溫達到 30 時要 通風(fēng) 下降到 26 時要關(guān)閉風(fēng)口 維持白天棚溫 25 30 夜間 15 18 9 2 水肥管理 9 2 1 水分管理 前期少澆水 如要澆水 最好澆暗 水 以利提高地溫和緩苗 春季注意及時排水防漬 后期出現(xiàn)干旱時選清晨或晴天下午及時廂溝灌水 灌水深度不能漫過廂面 9 2 2 追肥 辣椒種植成活后 每畝用三元復(fù)合肥 N P K 含量各 15 6 8 kg 配制濃度為 1 的水溶 液施用 在開花結(jié)果后 門椒 對椒形成時進行第 2 次追肥 施肥量與方法同第 1 次 以后每采摘一批 果進行一次葉面追肥 噴施 0 2 速樂硼溶液加 0 2 磷酸二氫鉀或綠葉靈 增瓜王 蔬菜王等其他葉面肥 9 3 避雨棚管理 9 3 1 棚膜的維護 在覆膜期間 如果降雨頻繁或 降雨伴隨著大風(fēng) 很容易將棚膜刮起 也容易出現(xiàn)刮 開棚膜 地錨鉤與壓膜線松動 膜頂積水等問題 在 大雨發(fā)生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和維護 9 3 2 棚膜的保存 為防止棚膜老化透光性變差 平時要做好棚膜除塵工作 從 4 月中旬直至采收結(jié) 束 可將薄膜揭至棚腰處并固定 也可把棚膜拆下卷 好入庫 防止老鼠咬損 10 病蟲害防治 早春辣椒病害主要有疫病 病毒病 炭疽病等 蟲害主要有茶黃螨 煙青蟲 斜紋夜蛾 蚜蟲等 推薦 采用物理防治與化學(xué)防治相結(jié)合的綜合防控措施 10 1 物理防治 可利用殺蟲燈誘殺煙青蟲 斜紋夜蛾等害蟲 用 黃板誘殺白粉虱 蚜蟲等害蟲 10 2 化學(xué)防治 10 2 1 疫病 為真菌病害 為害葉 莖和果實 發(fā)現(xiàn) 中心病株后應(yīng)立即全面噴藥 并及時將病株帶離田 間銷毀 發(fā)病時可用 72 霜露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 或甲霜靈錳鋅 800 倍液或 64 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噴霧防治 10 2 2 病毒病 有花葉黃化 皺縮 畸形 壞死 4 種 癥狀 在高溫干旱時易發(fā)病 發(fā)病時可用 20 鹽酸嗎 啉胍 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或 1 5 植病靈乳油 1 000 倍液葉面噴霧防治 10 2 3 炭疽病 為真菌病害 為害葉片和果實 也 為害莖 病斑為黃褐色的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 中央灰 白色 發(fā)病時可用 10 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 800 倍 液或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30 氟菌唑 可濕性粉劑 2 000 倍液噴霧防治 10 2 4 茶黃螨 具有強烈的趨嫩性 成螨 幼螨集 中在植株幼嫩部分刺吸汁液 吸食尚未展開的芽 葉 和花器 每年的 6 9 月受害最重 在溫暖多濕的環(huán)境 條件下發(fā)育生長快 為害嚴重 可用 73 克螨特乳油 2 500 倍液或 25 滅螨猛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噴 霧防治 10 2 5 煙青蟲 以幼蟲蛀食花蕾 花和果 也為害 嫩莖 葉 芽 被蛀的果實引起腐爛而大量落果 導(dǎo)致嚴重減產(chǎn) 蟲害發(fā)生盛期為 7 9 月 在現(xiàn)蕾開 花時可用 90 晶體敵百蟲 800 倍液或氯氰菊酯乳油 1 000 倍液噴霧防治 10 2 6 蚜蟲 群集在辣椒的葉背和嫩莖尖吸取汁 液為害 導(dǎo)致被害葉片卷縮變形 嫩梢的節(jié)間變短 彎曲 植株矮小 導(dǎo)致減產(chǎn) 同時還會傳播病毒病 加 重危害 可用 5 7 百樹得乳油 2 500 倍液或農(nóng)年豐 1 200 倍液噴霧防治 11 適時采收 以鮮食為主的青椒在花后 25 30 d 進行分批多 次采收 在果實充分長大 果皮堅實 色澤加深而有 光澤時及時采收 以收紅椒為主的要求果實充分成 熟 以免影響品質(zhì)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