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道地藥材.pdf

  • 資源ID:12046       資源大?。?span id="ihzx8ro" class="font-tahoma">3.56MB        全文頁數:2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道地藥材.pdf

340 醫(yī)藥前沿 中醫(yī)中藥 2013年5月 成人保健推拿操作過程中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序操作 一般是由上 到下 先仰臥位后俯臥位 仰臥位時 依次按頭面部 上肢郵 胸腹部 下肢部的順序進行操作 俯臥位時 依次按頸肩背腰部 下肢部的順序 進行推拿 操作時可根據受術者的要求重點推拿肌肉酸痛較重的部位 每次推拿時間 50 min 左右 推拿的力量要因人而異 以人們能接受的 耐受度為宜 1 仰臥位操作常規(guī) 1 1 頭面部 推拿師可取坐位或站位進行操作 1 1 1 開天門 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經額前正中線推至正中發(fā)際神 庭穴 反復 4 5 次 1 1 2 分陰陽 用雙手拇指從額前正中印堂穴分推至兩側太陽穴 反復4 5次 分推時可按 額前三線 從印堂穴 魚腰穴 太陽穴 為第一條線 又稱為眉弓線 從神庭穴 頭維穴 太陽穴沿額前發(fā)際為 第三條線 又稱為發(fā)際線 第一 第三線之間為第二條線 推至兩側太 陽穴 反復 4 5 次 1 1 3 抹眼眶用雙手拇指從額前正中沿上眼眶下緣和下眼眶上緣 自內向外分抹至兩側太陽穴 在抹眼眶的過程中 可用指腹輕壓眼球 反復4 5次 1 1 4 推 一條線 兩座山 額前三線 及眼周圍 形 用一指禪偏峰推法推 一條線 從印堂穴沿額前正中線經神庭穴 至百會穴 兩座山 在前額部從一側太陽穴經頭維穴至印堂穴 再 從印堂穴經另一側頭維穴至太陽穴 額前三線 同上 及兩眼眶周 圍 形 反復 4 5 遍 1 1 5 推五經 用一指禪推法推頭部督脈及兩側太陽經 少陽經 其實際主要是推頭部 反復 4 5 遍 1 1 6 掃散五經 半握拳 五指指尖在頭部掃散 以頭皮發(fā)熱為度 1 1 7 拿五經五指指腹分別對應督脈及兩側太陽經 少陽經 自前 額發(fā)際處邊拿邊向頭頂部滑移 反復 4 5 遍 1 1 8 按摩耳部 拇 示指從耳垂至耳尖來回行捻法 以發(fā)熱發(fā)紅 為度 1 1 9 點按頭部穴位 用拇指或中指點按印堂 睛明 魚腰 絲竹 空 太陽 四白 陽白 頭維 神庭 百會和四神聰等 中指勾點風池 風府穴 每穴持續(xù)點按 20 s 左右 1 2 上肢部 左 右上肢分開操作 推拿師可坐或立于受術者一側操作 1 2 1 掌揉上肢 一手托住腕部 另一手用掌根揉法從肩或胸大肌 處由上至下揉手三陰經循行路線 反復操作 3 5 遍 1 2 2 轅手三陽經和手三陰經 一手托住腕或肘部 另一手用攘法 攘手三陽經和手三陰經在上肢部的循行部位 來回反復操作 8 10 遍 1 2 3 拿揉上肢 一手托住腕或肘部 另一手用拿揉法拿揉手三陽 經和手三陰經在上肢部的循行部位 來回反復操作 8 10 遍 1 2 4 點按上肢穴位 點按上肢曲池 手三里 內關 合谷等穴位 點后輕揉或點揉結合 每穴 20 s 左右 1 2 5 結束手法 以搓上肢 抖上肢作為結束手法 2 俯臥位操作常規(guī) 2 1 頸肩 背腰部 推拿師站在受術者的一側 2 1 1 揉腰背部用掌根揉法揉腰背的督脈及兩側膀胱經在腰背部的 循行部位 反復操作 3 5 遍 2 1 2 拿揉頸項 一手扶住受術者頭部 另一手拿揉頸項部兩側肌 肉 2 3 min 2 1 3 拿揉肩部 雙手拿揉肩部肌肉 2 3 min 2 1 4 攘腰背部 自上而下攘脊柱的兩側肩背部和腰骶部3 5 min 2 1 5 彈撥夾脊穴 背俞穴 從上而下 用雙手拇指彈撥腰背部夾 脊穴 背俞穴 每側來回 3 5 遍 2 1 6 拿 彈撥腰肌 雙手拿 彈撥腰肌 各操作 8 10 次 2 1 7 點按夾脊穴 背俞穴 從上而下 用雙手拇指點按腰背部夾 脊穴 背俞穴3 5遍 重點點按 腎俞穴 可用肘尖點按并配合揉法 每 側 1 2 min 2 1 8 結束手法 在腰背部行點按 拍打 叩擊等手法 快速而有 節(jié)律地操作 3 5 遍 2 2 下肢部 推拿師站在受術者的一側 2 2 1 揉臀部及下肢 用掌根揉法揉臀部及下肢后側 反復操作 3 5遍 2 2 2 拿下肢 雙手拿下肢后側 從上至下來回 3 5 遍 2 2 3 攘臀部及下肢后側 用掌背滾臀部及下肢后側 重點在臀部 及小腿跟部 從上至下來回 3 5 遍 2 2 4 點按穴位 肘壓環(huán)跳 承扶穴 每穴1 min 拇指點按委中 承山穴 每穴 30 s 2 2 5 結束手法 以下三步可作為結束手法 1 臀部及下肢后側操作 在臀部及下肢后側行點按 拍打 叩擊 等手法 快速而有節(jié)律地操作 3 5 遍 2 后伸扳腿 一手壓住腰骶部 用另一手握住對側踝關節(jié)或從膝 下穿出扣住大腿下端近膝關節(jié)處行單腿后伸扳法 先扳一側 再扳另一 側 3 腰椎斜扳 受術者改側臥位 行腰椎斜扳 先扳一側 再扳另 一側 注 腰椎斜扳法本應列于側臥位的腰部操作 但以此作為結束手 法較好 部分受術者應慎用或禁用腰椎斜扳法 參考文獻 1 張軍 韓磊 胡磊 于兵 王 芃 推拿手法培訓系統(tǒng)的研制及應用 J 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 2009 年 02 期 2 韓明舫 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60 例分析 J 中醫(yī)藥學刊 2003 年07期 成人保健推拿的操作常規(guī) 羅守濱 黑龍江省醫(yī)院 150036 中圖分類號 R24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 1752 2013 13 0340 01 中醫(yī)中藥作為我國的國粹之一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經歷了無 數醫(yī)家的檢驗與完善 然而到了現(xiàn)代 中醫(yī)中藥卻受到一些人的質疑和 冷落 就連很多中醫(yī)大夫也感慨 在辨證準確的情況下 按古籍中湯藥 的用量用藥卻很難收效 很多時候需要加大藥量才能達到治 療效果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古籍有誤 或者像某些人說的 中醫(yī)理論 本身 就不科學呢 當然不是 問題其實恰恰出在藥材身上 現(xiàn)在 為了追求 藥材產量的增長 有些藥材供應商有意無意地 忽略 了影響中藥材品 質的一個關鍵因素 產地 而正是由于中藥材產地的不同 造成了藥 效的差別 一 什么是 道地藥材 道地 辭海 曰 亦作 地道 真實 真正 道地藥材 亦稱地道藥材 道地藥材 一詞 始載于元代湯顯祖 牡丹亭調藥 篇 它的理念來源于生產實踐 植根于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理論 是一項古人評價 中藥材質量的獨特標準 越來越多的學者對道地藥材的內涵作出了科學 的詮釋 道地藥材是指一定的藥用生物品種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氣候等因素 的綜合作用下 形成的產地宜 品種優(yōu)良 產量高 炮制考究 療效突出 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 它是一個約定俗成的 古代藥物標準化的概念 以固定產地產區(qū) 加工或銷售來控制藥材質量 是古代對藥用植物資源 療效的認知和評價 道地藥材的藥名前奪冠以地名 以示道地產區(qū) 由于具有很強的地域色彩 很多道地藥材 都會在其名稱前冠以產 道地藥材 陳益強 厥清隆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醫(yī)院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yī)學院 366000 摘要 中醫(yī)治病用藥 歷來強調 道地 藥材 天然藥材的生產和分布 離不開自然生長環(huán)境 我國自然地理狀況復雜 水土 日照 氣候 生物分布 等各有不同 因此天然中藥材的生產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從藥材的生長環(huán)境 中醫(yī)治病的藥材選擇 總結中藥藥材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聯(lián) 關鍵詞 中藥 道地藥材 地理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 R28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 1752 2013 13 0340 02 醫(yī)藥前沿 341 中醫(yī)中藥 2013年5月 地 如浙貝母 產于浙江 川芎 產于四川 黨參 產于山西上黨 建澤瀉 產于福建 新會陳皮 產于廣東新會 等 二 部分道地藥材的產區(qū)劃分 全國的道地藥材約有200種 例如著名的 四大懷藥 浙八味 青海西寧的大黃 甘肅岷縣的當歸 四川江油縣的附子 重慶石柱的黃連 山東東阿的阿膠 云南的三七等 均以質量上乘而聞名中外 這里將全 國部分道地藥材按照道地產區(qū)的劃分簡單介紹如下 關藥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東北部地區(qū)所產的道地藥材 如 人參 防風 細辛 五味子 刺五加 關黃柏 鹿茸 升麻 桔梗等 北藥長城兩側及其以南的河北 山東 山西和內蒙古中部地區(qū)所產 的道地藥材 如 北沙參 黨參 黃芪 黃芩 金銀花 山楂 知母 阿膠 遠志 板藍根 連翹等 懷藥古指懷慶府 現(xiàn)泛指整個河南省盛產的道地藥材 如 懷地黃 懷牛膝 懷菊花 懷山藥 天花粉 金銀花 紅花 辛夷等 浙藥浙江省所主產的道地藥材 如 浙八味 是指浙白術 杭白芍 浙貝母 杭菊花 浙玄參 杭麥冬 延胡索 溫郁金 山茱萸 梔子 白芷等 川藥四川省以及重慶市境內主產的道地藥材 如 川貝母 川芎 黃連 川烏 川木通 麥冬 巴豆等 此外 川西高山的冬蟲夏草 麝香 岷江流域的干姜 郁金 綿陽的麥冬 遂寧的白芷 中江的白芍 丹參 漢源的花椒 都是產自四川的上好道地藥材 廣藥廣東 廣西南部和海南等省區(qū)所產的道地藥材 如陳皮 何首 烏 廣藿香 芡實 玉竹 金錢草 雞血藤 肉桂 穿心蓮等 云藥云南省境內所主產的道地藥材 如 三七 云木香 云茯苓 兒茶等 貴藥貴州省境內所主產的道地藥材 貴州藥材資源豐富 被中藥界 稱為全國四大藥庫之一 自古就有 夜郎無閑草 黔 錢 地多靈藥 的美譽 其中 天麻 杜仲 吳茱萸被稱為 貴州三寶 是貴州著名 的道地藥材 南藥長江以南 南嶺以北地區(qū) 包括湖南 江西 福建 臺灣等省 區(qū)所主產的道地藥材 如 益智仁 檳榔 砂仁 雄黃 薄荷 半夏 吳茱萸 南沙參等 三 道地 好藥材的代名詞 道地藥材是品質優(yōu)良 功效卓著的藥材的代名詞 從古到今 醫(yī)家 一直推崇使用 道地藥材 唐 新修本草 曰 離其本土 則質 同而效異 宋代的 本草衍義 序例中也有 凡用藥必須擇土地所宜者 則藥力具 用之有據 的記載 而此種說法也得到了現(xiàn)代科技的認同 現(xiàn)代研究人員通過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 道地藥材在有效成分含量上明顯 高于非道地藥材 大多數不同產地的同一種藥材 所含化學成分的種類 大致相同 但各含量卻相差甚遠 例如 產于河南焦作的道地藥材懷地黃 其有效成分梓醇含量為 0 435 0 811 而廣東 山東 陜西等地所產含量僅為0 01 0 06 又如 河南封丘的道地藥材金銀花花蕾中有效成分總綠原酸含 量多數在 4 7 59 而幾個非道地產地的樣品總綠原酸含量都在 3 以下 在藥效上 道地藥材也往往優(yōu)于非道地藥材 例如 穿心蓮的道地 產區(qū)在廣州 其抗菌作用就遠較福建 安徽產者為優(yōu) 其他產地的黃芩 雖然也有抑菌 抗炎 解熱與鎮(zhèn)靜的藥效 但作為道地藥材的河北圍場 黃芩 在抗炎 解熱等方面的作用更為突出 道地藥材不僅靠產地的自然條件 而且與藥材的生長年限 栽培技 術 采收季節(jié)和產地加工有著密切關系 每一種道地藥材都有其獨特的 栽培 采收及產地加工技術 這也是道地藥材形成的一個原因 綜上所言 道地藥材 是指質量好 療效高 得到中醫(yī)公認 且 來源于特定地域 具有獨特的種植 采收 加工技術的名優(yōu)正品藥材 使用原產地的道地藥材 在臨床上可達到量小而效宏的效果 這就是為 什么古籍中的湯藥用藥量都非常小 而現(xiàn)在動輒用好幾倍的量才能達到 治療效果的原因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又稱卵巢巧克力囊腫 以下簡稱巧囊 在 子宮內膜異位癥中最常見 約 80 病變累及一側卵巢 50 累及雙側 直徑大約在 5cm 左右 有時可達 10 20cm 內含暗褐色黏糊狀陳舊血 狀似巧克力液體 如囊腫破裂 可出現(xiàn)腹膜刺激癥狀 引起急腹癥 1 西醫(yī)治療本病主要有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但是藥物治療具有副作用大 停藥后易復發(fā)的缺點 非根治性手術治療后復發(fā)率也較高 根治性手術 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 中醫(yī)藥在本病治療及 預防方面具有較大優(yōu)勢 無明顯副作用 值得進一步探究 祖國醫(yī)學中并無 巧囊 的記載 根據其臨床表現(xiàn)及體征 當屬 碁 瘕 痛經 不孕 月經不調 等范疇 劉教授認為瘀血是 產生內異癥的基礎 由于經期 產后攝生不慎 或手術損傷 或感受外邪 導致臟腑功能失調 沖任損傷 部分經血不循常道而逆行 血溢脈外 成為 離經之血 離經之血 當行不行 當瀉不瀉 停滯體內成 為瘀血 瘀血停滯局部 阻礙氣血運行 金貴要略 曰 血不利則為 水 氣血運行不暢 津液輸布失常 水液停聚 聚濕成痰 痰瘀互結 膠結不解 日久形成 癥 瘕 由于本病病程較長 纏綿難愈 日久窮必及腎 導致腎虛 故劉教授認為痰瘀互結兼腎虛是巧囊的基本病機 1 病因病機 1 1 瘀血是產生巧囊的根源 是基本病理基礎 瘀血是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基本病理基礎 已得到大家的公認 然而引起瘀血的因素又有寒熱虛實的不同 醫(yī)林改錯 積血 說 血 受寒則凝結成塊 血受熱則煎熬成塊 氣行則血行 氣滯則血瘀 氣 虛則運血無力 陽虛則脈道失于溫通而滯澀 陰虛則脈道失于柔潤而僵 化 導致血液運行不暢 在體內停留形成瘀血 景岳全書 婦人規(guī) 曰 瘀 血留滯作 癥 唯婦人有之 氣逆而血留 氣虛而血滯 氣弱不行 總 由血動之時 余血未凈 而一有所逆 則留滯日積 而漸以成矣 瘀 血停滯體內 瘀阻胞宮 胞脈 不通則痛 瘀阻沖任導致不孕或月經失調 瘀滯日久 積聚而成 癥 瘕 1 2 痰瘀互結兼腎虛是基本發(fā)病機理 瘀血即是病理產物 同時又是致病因素 正如唐容川 血證論 瘀 血篇 謂 血積既久 亦能化為痰水 瘀血停滯 必然影響局部氣 機的升降出入 氣機郁而不達 最終影響氣血運行 由于津血同源 津 血又賴氣的輸布 血瘀則導致氣滯水停 水液輸布失常 進而導致津聚 痰凝 脾為生痰之源 素體脾虛 或飲食不節(jié) 或思慮過極 損傷脾氣 脾虛生濕 濕聚生痰 痰濕下聚沖任胞宮 痰濕與氣血相博 凝滯氣血 痰瘀互結 積聚不散 日久漸生碁瘕 瘀乃血液凝滯 痰乃津液之變 由于津血同源 所以痰瘀可以互相轉化 相互影響 或因瘀而成痰 或 因痰而致瘀 或痰瘀互相兼夾 靈樞 百病始生 曰 凝血蘊裹而 不散 津液澀滲 著而不去 而積皆成矣 故痰瘀互結 終致膠結不解 形成 癥 瘕 婦女以血為本 然腎為氣血之根本 若先天腎氣不足或后天傷腎 可導致腎虛 腎虛則氣血凝滯 或瘀血久積 化精乏源 亦可導致腎 虛血瘀 阻滯沖任胞宮 日久漸成 癥 瘕 故腎虛亦是形成巧囊的病機 之一 2 辨證論治 劉教授認為本病虛實夾雜 氣血同病 治療上既重視祛邪 又不 忘扶正 既重視活血祛瘀 又不忘理氣行滯 故化痰祛瘀 軟堅散結 兼補腎為其治療大法 常用止痛調血方加減 組成 益母草15g 連翹 12g 赤芍 12g 白芍 12g 炙鱉甲 12g 生牡蠣 18g 海藻 12g 元胡 12g 香附 12g 杜仲 12g 川斷 18g 生蒲黃 12g 炒靈脂 12g 其中 益母草為君藥 具有活血調經 利水消腫的功效 專入血分 被譽為 血 中圣藥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益母草緩解痛經癥狀與抑制子宮痙攣 抗 炎 降低PGE2的含量及增加體內孕激素水平等有關 2 赤白芍活血養(yǎng)血 破堅積 連翹 炙鱉甲 生牡蠣 海藻軟堅散結消腫 元胡 香附理氣 行滯止痛為臣藥 杜仲 川斷補益肝腎 活血化瘀 失笑散活血化瘀止 痛共為佐藥 失笑散為祛瘀止痛之圣方 具有改善血液流變學及收縮子 劉瑞芬教授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經驗 劉秀華 劉瑞芬 指導老師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山東濟南 250014 摘要 劉教授認為痰瘀互結兼腎虛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基本病機 以化痰祛瘀 軟堅散結兼補腎為其治療大法 以止痛調血方為主運用于臨床 強調辨 病與辨證相結合 隨證加減用藥 療效顯著 關鍵詞 劉瑞芬 名醫(yī)經驗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 1752 2013 13 0341 02

注意事項

本文(道地藥材.pdf)為本站會員(ly@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