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葡萄霜霉病的癥狀識別與綜合防治_王迪軒.pdf
果農(nóng)之友2020 12 綠色植保 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產(chǎn) 區(qū)均有發(fā)生 在我國葡萄產(chǎn)區(qū)發(fā)生 極為普遍 在一些產(chǎn)區(qū)發(fā)生很嚴 重 成為毀滅性病害 該病在生長 早期發(fā)病可使新梢 花穗枯死 中 后期發(fā)病可引起早期落葉和大面 積枯斑而嚴重削弱樹勢 影響下一 年產(chǎn)量 病害引起新梢生長弱 不 充實 易受凍害 引起越冬芽枯死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 也危害新梢 葉柄 卷須 幼果 果梗及花序等幼 嫩部分 圖1 圖1 葡萄霜霉病田間發(fā)病株 1 發(fā)病癥狀 1 1 葉片受害 初期在葉片正面產(chǎn)生半透明 邊緣不清晰的油漬狀淡黃色小斑 點 隨后逐漸變成淡綠色至黃褐色 的病斑 圖 2 后呈不規(guī)則形或受 葉脈限制呈多角形 圖 3 后期數(shù) 個病斑相連變成不規(guī)則形 可致葉 片變黃枯死 潮濕時 葉片背面形成白色霜 霉狀物 圖4 圖5 即病菌的孢囊 梗和孢子囊 多呈多角形 風吹霜 霉狀物可以產(chǎn)生 白煙 病斑最后 變褐 葉片干枯 圖6 圖4 葉片背面發(fā)病狀 圖5 葉片背面病斑微距 圖6 發(fā)病后期病葉干枯田間狀 1 2 花蕾及幼穗受害 花蕾及幼穗軸受害 初期表面 呈淡褐色病變 邊緣不明顯 后表 面逐漸產(chǎn)生較長的白色霜霉狀物 后期花蕾變淡褐色 表面逐漸產(chǎn)生 稀疏白色霜霉狀物 1 3 嫩梢受害 初期呈淡黃色水漬狀病斑 漸 變?yōu)辄S褐色至黑褐色 病部稍凹 陷 潮濕時表面產(chǎn)生稀疏的白色霜 霉狀物 病梢生長停滯 扭曲變 形 甚至枯死 1 4 幼果受害 從穗軸及果柄開始發(fā)病 初期 穗軸及果柄變淡褐色 其表面逐漸 產(chǎn)生較稀疏的白色霜霉狀物 受害 幼果病部褪色呈灰色 變硬下陷 果 面布滿白色霉層 大一些的幼果 病斑為淺綠色 之后變深 變硬 隨 果粒增大形成凹陷病斑 天氣干燥 時 病粒凹陷 僵化 皺縮脫落 留 下梗疤 部分穗軸或整個果穗脫 落 圖7 果實著色后不再侵染 圖7 葡萄霜霉病病果 2 病原 Plasmopara viticola 稱葡萄生 單軸霉 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孢子 囊橢圓形 透明 著生在樹枝狀的 孢囊梗上 圖8 孢囊梗 一般4 6 枝 呈束狀 無色 單軸分枝 3 6 次 分枝處呈直角 分枝末有 2 3 個短的小梗 圓錐狀 末端鈍 孢子 葡萄霜霉病的癥狀識別與綜合防治 王迪軒 1 何永梅 2 1 益陽市赫山區(q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湖南益陽 413002 2 益陽市赫山區(qū)種子技術推廣與儲備中心 湖南益陽 413002 圖2 發(fā)病初葉片正面的淡綠色病斑 圖3 發(fā)病后期葉片呈不規(guī)則形 或多角形病斑 34 果農(nóng)之友2020 12 綠色植保 囊即著生在小梗上 卵形或橢圓形 單胞無色 頂端具乳頭狀突起 大小 為 12 6 25 2 微米 11 2 16 8 微 米 每個孢子囊產(chǎn)生4 8個游動孢 子 有雙鞭毛 能游動 孢 子 囊 形 成 溫 度 為 9 36 8 最適溫度為18 22 游 動孢子在 12 23 經(jīng) 24 小時萌 發(fā) 卵孢子萌芽適溫為16 24 圖8 病原孢囊梗和孢子囊形態(tài) 400倍顯微 3 發(fā)病規(guī)律及傳播途徑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越 冬 或隨病葉遺留在土壤中越冬 溫暖地區(qū)也可以菌絲體在枝條 幼 芽中越冬 越冬后的卵孢子 在降 雨量達10毫米以上 土溫15 左 右時即可萌發(fā) 產(chǎn)生芽孢囊 再由 芽孢囊產(chǎn)生游動孢子 借風雨傳播 到寄主葉片上 通過氣孔侵入 病 菌侵入寄主后 經(jīng)過一定的潛育 期 即產(chǎn)生游動孢子囊 游動孢子 囊萌發(fā)產(chǎn)生游動孢子 進行再侵 染 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可以進行多 次再侵染 霜霉病是一種多雨潮濕型病 害 并要求晝夜溫差較大 病菌卵 孢子萌發(fā)溫度范圍13 33 適宜 溫度 25 同時要求有充足的水 分或雨露 該病的預測預報 一是病菌卵 孢子在土壤濕度大的條件下 當日 平均溫度達到 13 時即可萌發(fā) 二是日均溫 13 以上 同時有孢 子囊形成 寄主表面有 2 2 5小時 以上水滴存在 病菌即能完成侵 染 三是病菌潛育期長短因溫度 而異 與品種抗病性也有關 抗病 品種潛育期長 四是病害潛育期 終結時 還須有高濕條件才可長出 孢子囊進行再侵染 五是降雨多 持續(xù)時間長是霜霉病發(fā)生流行的 主要因素 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 旬 連續(xù)兩旬降水量之和超過 100 毫米 必將大流行 在長江以南地區(qū) 全年有 2 3 次發(fā)病高峰 第一次在梅雨季節(jié) 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 個別年份在 9月中旬至 10月上旬還會出現(xiàn)一 次高峰 在湖南益陽地區(qū) 一般6月中 下旬開始發(fā)病 7 月為發(fā)病盛期 葡萄霜霉病的流行與天氣條件有 密切關系 多雨 多霧露 潮濕 冷 涼的天氣利于霜霉病的發(fā)生 果 園地勢低洼 栽植過密 棚架過低 陰蔽 通風透光不良 偏施氮肥 樹 勢衰弱等因素均有利于發(fā)病 4 綜合防治 4 1 農(nóng)業(yè)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 結合冬季修 剪進行徹底清園 清掃枯枝落葉 集中燒毀 秋冬季深翻 雨后及時 排出積水 加強葡萄園的管理 春 夏 秋季修剪病枝 病蔓 病葉 清除雜草 加強排水 增施有機 肥 適當增施鈣肥及磷肥 少施氮 肥 控制鉀肥 對酸性土壤要增施 石灰 選用無滴消霧膜做設施的 外覆蓋材料 并在設施內(nèi)全面覆蓋 地膜 對果穗及時套袋 采收前20 天摘掉 促增糖上色 4 2 藥劑防治 4 2 1 預防藥劑 防治葡萄霜霉 病 關鍵在于預防 葡萄發(fā)芽前 可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噴 1 次 3 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0 5 五氯酚 鈉 或100倍液索利巴爾 以殺滅 菌源 減少初侵染 花后和幼果期 噴灑1 0 5 0 7 200 240波爾多液 預防 在生長后期多雨時 噴灑 2 3次1 0 7 200 240波爾多液預 防 提倡用 3 10 8 CFU 克哈茨木 霉菌可濕性粉劑 300 倍液交替使 用 一般當晝夜平均氣溫在 13 15 同時又有雨 露等高濕條件出 現(xiàn)時 即為第一次噴藥時間 一般 從開花前或落花后 密切注意霜霉 病的預防 10天左右一次 連續(xù)噴 施 直到果實采收或雨 露條件不 再出現(xiàn) 可選用保護性藥劑 如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800 倍液 或8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 800 倍液 77 硫酸銅鈣可濕 性粉劑600 800倍液 70 丙森鋅 可濕性粉劑 400 600 倍液等保護 性藥劑噴霧預防 4 2 2 防治藥劑 在病害發(fā)生初 期 可選用 1 5 多抗霉素可濕性 粉劑 300 500 倍液 或 68 75 惡 酮 錳鋅可分散粒劑 800 1 200倍 液 68 精甲霜 錳鋅水分散粒劑 550 660 倍液 72 霜脲 錳鋅可 濕性粉劑750倍液等噴霧防治 噴 霧時要注意葉片正面和背面都要 噴灑均勻 在病害發(fā)生中期 可選 用50 甲呋酰胺可濕性粉劑800 1 000倍液 或 25 甲霜靈可濕性 粉劑500 800倍液 50 惡霜靈可 濕性粉劑 2 000倍液 20 唑菌胺 酯水分散粒劑 1 000 2 000 倍液 25 烯肟菌酯乳油2 000 3 000倍 液等噴霧防治 為防止病菌產(chǎn)生 抗藥性 殺菌劑應交替使用 百菌 清對紅地球葡萄果穗敏感 不能在 未套袋紅地球葡萄上使用 采收 前1 5個月以內(nèi)盡量不要使用波爾 多液及代森錳鋅 以免藥液污染果 面 大棚等保護地栽培時 可關閉 門窗用15 霜疫清煙劑 每畝用量 250克 于傍晚點燃熏1夜 也可噴 撒防治霜霉病的粉塵劑 作者聯(lián)系電話 13973717436 35